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98953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江苏单科)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向导指出,军阀割据下战乱不可避免,只有打倒军阀,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才能实现国内和平。也就是说,“打倒军阀”已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故选A项。当时广东国民政府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中国共产党对“打倒军阀”的态度,无法说明全体知识分子的态度,也无法说明其是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故C、D两项错误。答案:A2(

2、2017北京文综)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解析:本题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国民革命运动。题干材料信息表明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主张无产阶级革命,但当时的国情表明,单靠无产阶级的力量是无法战胜强大的国内外敌人的。于是,毛泽东主张与国民党合作,联合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因此B项符

3、合题意。材料仅体现了新三民主义的“三大政策”,而非全部,A项错误;C、D两项均与“国民革命”不符。答案:B3(2016北京文综)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解析:本题考查中共“一大”,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由题干中的时间、“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可知,此人是陈独秀,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故B项正确。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是李达、李汉俊,故A项错误;C项是毛泽东在“八七会

4、议”上提出的;南昌起义的指挥有叶挺、贺龙等,陈独秀并未参与指挥,故D项错误。答案:B4(2015新课标全国卷)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当时中国中央政权乏力,地方军阀混战。材料中的“皖直交斗”是指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冲突,据此可知该时局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选D项。答案:D5(2017新课标全国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

5、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

6、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解析:第一小问,阅读材料一、二信息,迁移时代背景,提炼二者本质上的相同点;第二小问,不同之处从两国革命的对象角度归纳,其原因从两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等方面分析归纳。答案: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