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98952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试题: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上海单科)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解析: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后世基本沿用了这一地方行政制度,符合材料中“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虽然分封在秦汉以后王朝依然存在,但已不再是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郡国并行制仅存在于西汉,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C、D三项错误。答案:B2(2015江苏单科)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

2、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秦琅邪石刻称颂秦始皇功绩,“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中说在秦始皇很久之前大禹就已经“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这种差异说明,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故选C项。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主旨无关;B项表述明显错误;材料中石刻内容与文献记载并不是相互印证的,故D项错误。答案:C3(2015海南高考)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 B分封制C井田制

3、D宗法制解析: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罢去分封制的“诸侯”,改行郡县制的“郡守”,因此材料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故A项正确。答案:A4(2014新课标全国卷)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祭天,官员、百姓祭拜自己的祖先,这都体现了“敬祖”观念,反映出人伦秩序对政治统治的重大影响,即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故选B项。君主专制并非缘于宗教

4、权威,故A项不符合史实;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有祖先崇拜,故C项表述错误;皇帝祭天旨在通过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君主权威,而非强化宗法制度,故D项不正确。答案:B5(2013课标全国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分封制难以维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被破坏,故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秦国率先打破分封制下墓葬的等级差别规定,表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制走向集权,C项符合题意;D项过于绝对,故排除。答案:C6(2010全国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材料中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打破了分封制下贵族爵位世袭。故选D项。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