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未来选择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291988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未来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未来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未来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未来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未来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未来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未来选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由于本土和未来的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的冲突而导致一些疑难和困境的产生,它们既体现在思想和观念层面,也体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主要表现为:指导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储备不足、外来移植话语的表述模糊、教师教育和人才资源缺乏以及考试评价体制的不支持等。为此,深化教育改革的未来抉择是: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借鉴、创新及本土化;话语方式应借鉴创新而非移植套搬;教师教育应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考试体制改革应关注学生个性、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词】教育改革;文化创新;话语转型;教师专业自主;考试体制;改革抉择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在

2、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潮流中迅速发展和前进,并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奇迹和教育改革模式。但是,相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丰富实践和历史经验,有关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还很薄弱。教育改革研究的缺失和滞后,已经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改革实践的步伐和成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由于本土和未来的观念、理论、方法的冲突,导致很多疑难和困惑的产生,它们既体现在思想层面,也体现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因此,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实境遇1. 教育改革中本土和未来的理论

3、、思想、文化冲突加剧(1)国外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的现实需求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它们曾经在国外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典理论。但仔细分析,这些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现代教育体系和制度相对较完善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而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西方的产生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抗争、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满,是缘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高度发达的科学理性和过于严密的社会理性的怨恨和反动。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还欠发达,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而传统文化和国学

4、在一般民众的价值观形成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离开这些现实条件而全盘套搬他国的先进理论,很难适应我国的文化土壤层,也就难以成为国民的实然选择。实际上,我们从来都不缺先进的教育理念,缺少的是整合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机制。就目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来说,与20世纪的西方教育思潮相比实际上也先进不了多少,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现状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而它们又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改革需求。但是,这些理论并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它们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然而在实践中,这种结合却没有实现,出现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分庭抗争、各自诉求的冲突局面。教育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品质

5、与特点,决定了教育改革必然以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1(P3)旧思想和理论能否顺利地退出历史舞台、新思想和理论能否成功地进入主渠道,主要取决于与新教育理论和思想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的积淀程度。在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积淀不足的现象与问题。2(P25)如“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与本质主义的课程思维方式等。新课程的理论只有与这些社会文化积淀相互作用而融为一体的时候,才是新课程真正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之日。因此可以说,思想与文化多远,课改就走得有多远。(2)现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生成机制,难以提供课改实施的理论支撑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教育

6、的改革和发展绝不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情,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建国后,中国历次的教育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是因为教育改革囿于教育内部,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和民众的支持。中国的崛起需要培养时代新人,而新人的培养需要新教育的创成,新教育改革需要全新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规律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关键期转型总是伴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转型,且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必须走在社会改革和转型的前面,这就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先行性和预见性特征,而这种超前和预见的实现必须以教育理论和思想的超前和预见来保证。也就是说,民族和国家的新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建构绝不能依赖于从他国移植的理论和思想,而必须

7、拥有建立在国家和民族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的原创性理论和思想,这种原创的生成则需要思想大师的产生。中国新教育改革呼唤世界级教育思想“大师”,但当前的“思想土壤”和“学术土壤”,往往有利于“侏儒”生存而不利于巨人发育。3因此,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更大程度上需要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以一场当代的新文化运动去培育改革需要的理论和思想、观念和文化。在西方,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倡导的绅士教育思想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和响应,其影响直至今日。卢梭、杜威的教育思想虽然一直遭致人们的质疑,但是所有的教育改革不仅不能跨越它,而且在很多时候必须从那里得到理论支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这些说

8、明,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并且能够保障大师的成果发挥恒久性。我国的新课改要顺利推行,达到预期目标,也必须有宽松的环境支持。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专制主义以及中国古代建立在君权专制基础上的“划一教育”至今仍影响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一元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不仅禁锢着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而且始于经济领域的“技术经济意识形态”也对当前教育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这“两驾马车”在深层次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导致新课改出现了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化政治领域的改革,摒弃权力裁决一切的机制,创造利于创新和出人才的宽松环境,以及改革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工具化要求,真正做到个体精神的自由发展,才能最终保

9、证新课改到达成功的彼岸。(3)国外个人本位的教育追求,难以调和中国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张扬,应该是教育价值的本真含义。康德说过:“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从中外教育发展历程看,许多教育家都致力于关注人生价值。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不同,对人的认识和定位也就不同。总体上,西方文化多呈现“个人主义”的个体文化,中国文化多表蔡宝来,晋银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现为“社会主义”的整体文化。换言之,西方文化偏个人本位,中国的文化偏社会本位。就教育对生命的关注而言,中国传统教育不及西方。4就西方来说,对人生命意义的关注一以贯之。古希腊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使人的心灵的

10、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教育要遵从儿童的天性“自然”的潜在能力为重点,强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以后,人文教育以现实的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追求人性解放。到了近代,卢梭更进一步论述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思想。赫尔巴特、福禄贝尔以及第斯多惠等从揭示人的心理的角度提升了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出于对传统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唯理性教育的反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它的目的在于鼓励儿童自由和自然地发展,以儿童的兴趣作为教育的根据。对于社会逐渐被科学技术所主宰,教育片面地发展人的技术理性,使人“异化”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的现状,教育理论家从关于人的本真

11、意义出发,提出了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等学说,以期实现对人性的复归。这三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基础上的,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在群雄争霸的多元文化斗争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其人道是“群体性的、社会整体性的、舍异求同的人本”,4以培养巩固和维护封建宗法道德、政治道统的“明人伦”的君子、圣人为目标。这样,儒家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并不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个体生命,而是将鲜活的生命置于僵死的规范之中,使之失去了“自我”。4到了汉代,董仲舒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通过对“天”的神化,确

12、立了“天”的至高地位,从而使得教育丧失了对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的培育,成为扼杀个体生命的工具。与儒家社会重视整体的人本主义不同,道家重在自然的人本主义,强调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它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就道家这种强调天人合一,人道合一,复归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凸显生命自由发展的本性的教育来说,它是超越儒家的。但是,由于它完全否定现实社会生活对人的制约作用,显得过于理想化而失去了现实基础,同时,由于道家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它的影响也多被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也多被曲解而成为工具。例如,20 世纪后半

13、叶,教育从培养人的外在属性转向人本身。1970年代强调“双基”,因为“知识就是力量”;1980 年代强调“能力”,因为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能力比知识更重要”;1990年代强调“情意”,因为技术时代的唯理性教育,“失却了教育的另一半”。5(P121)这样,从历史时空到现实基础,我们的教育始终没有关注人,始终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材”和“器”。所以,当前以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为主旨的新课改理论,就遭遇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障碍,这种障碍的根源在于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缺乏关注人生命价值的文化基因。2. 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创新不够(1)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阻滞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从唯物论的观点看,思维方

14、式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意识性机制,是由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内核或最深层次的部分,是决定民族文化如何发育的一项重要的控制因素。这种思维方式一经在主体的思维结构中固定下来,就成了支配人们实践活动的意识性机制,它以先行的模式组织主体的思维活动,规定着思维对象的选择、思维主题的确定和思维结果的价值判断。由于东西方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别十分明显。这种差别不利于新课改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6第一,注重整体统一与注重个体独立。中国的整体性思维,一方面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较笼统、不细化

15、,不利于对事物的深入探索;另一方面使个人服从集体中的最高权力者,服从专制特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依附顺从、封闭保守、注重等级特权、缺乏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不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效变迁。西方的个性思维,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偏重直觉感性与偏重科学理性。直觉思维过分注重直觉灵感,严重缺乏逻辑分析和科学论证,导致中国传统的方法论一直停留在类比性思维和经验性思维上,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从而大大限制了思维方式的发展和深化。以个体性为认识起点的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则是从局部到整体,即从经验

16、入手,经过判断推理,达到对整体的认识,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论证。逻辑思维最典型的特点是严格定义,重视过程,注重审慎而缜密的推理和论证。第三,崇尚中庸调和与崇尚矛盾斗争。求稳怕变的中庸思维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整个社会弥漫的是墨守成规、迷信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求同求稳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强调对传统的怀疑、批判和超越的求异求变的思维方式相比,造成国人思想的封闭保守,束缚了创新精神,阻碍了新事物、新思想的产生。第四,推崇内在超越与推崇外在超越。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并不潜心于对大自然的发现和探索,思维方式趋于封闭和刚性。忽视对主体自身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对象乃至目的的探究,忽视对外界的科学探索和认知。西方从古希腊时候起,在天人相分、天人相对的思想主导下,人们一直致力于人类社会以外的世界探索,力图寻求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解释。(2)原有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惯性张力,阻碍教学改革的实施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