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教学设计《钓鱼启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285920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钓鱼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钓鱼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钓鱼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钓鱼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钓鱼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钓鱼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标准教学设计《钓鱼启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钓鱼的启示一次教学方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教学主题:钓鱼的启示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红菊 中牟县青年路小学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这些描述,我觉得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

2、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力求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本的探究,感悟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2.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着手。3.学情分析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

3、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教学目标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抓住重点词句,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评价任务二:通过自读、范读、引读、齐读等方式读出“我”的心情变化,及作者的感悟。教学过

4、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导入新课检查复习活动一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全体听写后,同桌互改,纠正。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新词。活动二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能简洁叙述课文主要内容。环节二学生质疑明确任务活动一1.学生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2.质疑 能通过质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环节三合作探究品读课文感悟启示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质疑的问题小组交流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成员共同讨论。 活动二1.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1)“是与非”是指什么意思?(2)就作者钓鲈鱼的事来看,怎样做才是对的,哪样做是错?(3)为什么说带走鲈鱼是错的?(4)“实践起来

5、却很难”在文中是指什么?为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2.想想“我”和父亲会说些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和父亲心情的句子。备注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句子中蕴含的人物情感。借助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以及配乐朗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完成目标一、二)1.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句子含义,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2.朗读时要正确理解语句内涵,准确把握人物情感,恰当处理好语音、语调、语气等。(评价目标一、二)活动三理解“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1.那“鱼”为什么加上双引号?它指什么?2.在三十四年里,“我”遇到了哪些诱惑人的“鱼“? “我“是

6、怎么做的?“我“为什么能这样做?(完成目标一)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句子含义,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评价目标一)环节四延伸拓展总结收获活动一1.在现实生活中,你也曾遇到过怎样的“鱼”呢?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2.读有关道德名言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对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把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学习和生活中。(评价目标一)活动二学习本课的收获是什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消化。附:板书设计钓鱼的启示钓放悟德钓鱼的启示二次教学方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

7、册)第四组教学主题:钓鱼的启示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红菊 中牟县青年路小学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这些描述,我觉得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力求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本的探究,感悟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2.

8、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着手。3.学情分析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

9、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教学目标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抓住重点词句,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评价任务二:通过自读、范读、引读、齐读等方式读出“我”的心情变化,及作者的感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导入新课检查复习活动一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全体听写后,同桌互改,纠正。能正确书写本课

10、生字新词。活动二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能简洁叙述课文主要内容。环节二学生质疑明确任务活动一1.学生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2.质疑 通过质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环节三合作探究品读课文感悟启示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质疑的问题小组交流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成员共同讨论。 活动二1.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1)“是与非”是指什么意思?(2)就作者钓鲈鱼的事来看,怎样做才是对的,哪样做是错?(3)为什么说带走鲈鱼是错的?(4)“实践起来却很难”在文中是指什么?为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2.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和父亲心情的句子。(完成目标一、二)1.通过讨

11、论交流,理解句子含义,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2.朗读时要正确理解语句内涵,准确把握人物情感,恰当处理好语音、语调、语气等。(评价目标一、二)活动三理解“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1.那“鱼”为什么加上双引号?它指什么?2.在三十四年里,“我”遇到了哪些诱惑人的“鱼”? “我”是怎么做的?(完成目标一)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句子含义,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评价目标一)环节四延伸拓展总结收获活动一在现实生活中,你曾遇到过怎样的“鱼”呢?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对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把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学习和生活中。(评价目标一)活动二学习本课的收获是什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消化。附:板书设计钓鱼的启示钓放悟勇气和力量钓鱼的启示 一次教案单位:青年路小学姓名:王 红 菊钓鱼的启示 二次教案单位:青年路小学姓名:王 红 菊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