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选择与组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84492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的选择与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课程的选择与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课程的选择与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课程的选择与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课程的选择与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的选择与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的选择与组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课程的选择与组织,3.1课程选择 3.1.1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 3.1.2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 3.2课程组织 3.2.1课程组织的涵义 3.2.2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 3.2.3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3.3课程资源 3.3.1课程资源的概念 3.3.2课程资源的类别,3.1课程选择,课程内容的选择简称“课程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这些课程要素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课程选择是课程开发的基本环节之一。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著名命题。可以说,是斯

2、宾塞在课程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课程选择的问题。 3.1.1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 3.1.2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3.1.1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科的发展”、“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习者的需要”,相应地。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即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 一、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科的发展的时候,学科知识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怎样选择学科知识? 一方面,人类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知识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朗空前缩短,社会对知识的需求空前加剧;另一方面,学校课程内容已经拥挤不堪,而且许多学科的地位非

3、常稳固,削减起来难度相当大,而不削减现有内容,则很难增加新的内容。,3.1.1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要选择恰当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首先需要在以下几对关系上作出取舍: 1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3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之关系。,3.1.1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 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二、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时候,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存在三种典型的观点: 1被动适应论:被动适应沦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

4、社会生活的工具。 2主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3.1.1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 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3超越论:学校课程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并不断批判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而且还不断建构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就是“超越论”的基本观点。 由“被动适应论”到“主动适应论”并最终发展到“超越论”的历程,就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性不断受到尊重、学校课程的主体地位不断得以提升的过程。当对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经验之关系的认识发展到“超越论”阶段的时候,学校课程的主体地位最终确立起来。作为社会主体

5、的学校课程成为主动选择和超越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力量,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之一。,3.1.1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 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三、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习者的需要的时候,学习者的经验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凡倡导经验课程的课程理论流派大都把学习者的经验置于课程内容的核心或重要地位。 卢梭的“自然教育论”及相应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杜威的“进步教育论”及相应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行的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理论。,3.1.1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 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内容,要确立以下基本观念: 第一,

6、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 第二,学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 第三,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第四,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3.1.2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第一,确定课程价值观,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 第二,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 第三,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即确定作为课程内容的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三者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取决于特定的课程价值观; 第四,确定课程内容,即确定与特定课程价值观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要素。,3.2课程组织,3.2.1课程组织的涵义 3.2.2课程组织的基

7、本取向 3.2.3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3.2.1课程组织的涵义,课程组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成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课程要素亦是课程组织的基本线索或脉络,因此,课程要素亦可称为课程组织的要素,简称组织要素。 不同课程论专家从不同角度区分了课程组织的要素。施瓦布确认了课程的四大要素:学习者、教师、教材和环境。这也是课程组织的四大要素。这是在把课程视为一种有机整体的基础上区分课程组织的要素,是一种宏观的分解。,3.2.1课程组织的涵义,麦克尼尔提出的共同的组织要素

8、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题。概念是许多学术课程计划最基本的构成。如物理学中的“力”、化学中的“元素”、生物学中的“细胞”、文学中的“风格”,等等。 第二,原理。原理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出的结论。如“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在所有人类行为中,个人既是参与者(主观的)又是观察者(客观的)”,等等。 第三,技能。如基础教育中的3Rs(读、写、算)的技能、实验技能、资料搜集与解释技能、各种专业技能(如烹调、缝纫、钳工、电工),等等。 第四,价值观。哲学价值观是支配行为的基本信念。如“不管种族、民族、职业、收入或阶级有怎样的差异,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都应受到尊重”,“

9、尊重自我”,“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存”,等等。哲学价值观是支配课程的核心要素。由此看来,麦克尼尔是从微观的角度分解课程组织的要素。,3.2.2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课程组织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任何课程组织模式总是受特定的课程价值观的支配,必定折射或体现出特定的课程价值观。 一、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当课程以学科逻辑为根据、围绕学科组织起来的时候,即为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这种课程组织取向把课程视为“有组织的知识的累积传统”。如单学科课程组织、相关学科课程组织、融合课程组织、广域课程组织等。 二、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当课程根据学生的心理逻辑、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组织起来的时候,即为学生兴趣

10、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这种课程组织取向把课程视为学习者的经验。,3.2.2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三、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当课程以适应或改进社会生活为根据、围绕主要的社会问题组织起来的时候,即是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这种课程组织取向认为,课程是为学生适应或改进社会情境作准备,课程内容应源于社会或整个世界的状况和情境。学生通过课程研究社会的特征,特别是他们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的特征,如社会机构的功能,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人们面临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等等。,3.2.2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四、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当课程组织谋求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几方面的结合的时候,即是混合取

11、向的课程组织。这种课程组织取向认为,学校课程本质上是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当代社会生活经验三方面的统一,因为人的经验本身具有整体性,任何把人的经验的某一部分从整体中人为地隔离出来加以片面强调的做法,都无助于人的经验的健全发展。最典型的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模式当属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的课程组织。他在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著作中,在认识论的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集中阐释了儿童与学科的内在统一、学校与社会的内在连续、社会生活与学科的整合,主张课程组织应消解儿童、学科、社会三方面两两之间中心与边缘的对立,真正地在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三方面的整合。,3.2.3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课程的组织结构”简

12、称“课程结构”,是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 美国课程论专家麦克尼尔曾指出,影响课程的组织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流派。不同课程理论流派、不同课程理论思潮体现不同的课程价值观,也要求不同的课程类型及相应的组织结构。第二,课程的功能。结构与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决定的:结构决定着功能;特定的功能也要求相应的结构。像自我意识教育、探究教育、专业教育、普通教育等,都要求不同的课程结构。第三,课程开发所处的层次。课程开发所处的层次不同(如学校层次、课堂层次),所要求的课程结构也不同。,3.2.3课程类型及其组

13、织结构,典型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探究每一对课程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确立理想的课程结构的基本前提。,3.2.3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之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主体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以开发与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儿童的兴趣、动机、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3

14、.2.3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之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经验课程以儿童当前活生生的心理经验为基点,学科课程以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为基点。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经验课程并不排斥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所排斥的是逻辑经验脱离儿童的心理经验,从而阻碍儿童的发展;学科课程也不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所排斥的是盲目沉醉于儿童的经验发展水平,从而抑制儿童经验的进一步发展。,3.2.3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之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科知识,就是“学科本位综合

15、课程” ;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社会生活现实,就是“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就是“经验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经验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则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3.2.3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之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关系:这是两类不同的课程。单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它们各有其存在价值,存在着内在联系。首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分科课程总包含着知识之间

16、某种程度的综合;而开发出一门综合课程并作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之后,综合课程总是呈现出某种分科的形式。其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不同分科课程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总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3.2.3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之三: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新学科不断涌现出来,这些学科的支持者不断要求将新学科纳入学校(中小学和大学)课程体系之中。然而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学科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那么,所有学习者都应该学习的共同知识核心是什么?泰勒曾指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校课程体系开始被视为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共同核心课程”,是所有学习者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另一部分为“边缘课程”,是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教育目标的差异而设置的有针对性的课程。,3.2.3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之三: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核心课程:人们主要在两种取向上使用“核心课程”这一概念。第一种取向是把核心课程视为学科取向的组织模式。认为核心课程即是对所有学生都必要的,因而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学科领域。泰勒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