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理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77479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职业教育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职业教育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职业教育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职业教育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理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教育新理念,合肥学院 陈芬萍,一、教育的基本内涵: 1、界定: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分析: 1)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 2)把“教育”看成是耦和的过程 3)强调教育活动的“动力性” 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说明了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2、要素 : 1)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而不是一种“实体”。 2)学习者: 为什么不用“受教育者”或者“学生”? A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即使两个人在学习目的的表述方面相同,也未必有着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

2、理由; B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C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D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的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学习者个性的把握程度决定了教学有效性的大小和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的高低。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等),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

3、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二、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 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培养有一定技能、技术 的合格劳动者,解决社会就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 目标。 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生产、 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人才。 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职业教育是思想教育、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技能训 练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基本文化教育 是基础,职业训练是特色”,职业教育是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 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已从“终结性”转向“终身性”,从 单纯满足“就

4、业需要”走向“就业与创业并举“ 职教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 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 教育”,三、教师的基本素质 1、专业知识 1)学科知识 2)普通文化知识 3)教育科学知识,内容知识 学科的理论体系 学科的发展知识,2、专业技能 1)教育教学的基础能力 2)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 3、专业精神 1)敬业精神 2)人文精神 3)科学精神,人道精神 人本精神,客观精神 理性精神,四、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1、和谐发展的理念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 教师:树立正确地学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终身发展的理念 学会认知:不仅学习书本知识、各种社会规范, 还要掌握学习的工具和求知的手段;具备强烈的 学习动机、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举一反三的学 习方法等。,学会做事: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社会行为技能、应变能力和革新能力等。 学会共同生活:了解自己、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关心、合作、共享;学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学会生存:超越了道德意义上的做人,包括适 合个体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往、合作 等全面而充分的发展。,3、创新发展的理念 注重思维过程,淡化思维结果 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 建立开发型教学模式:一体化的课程、一体化 的教师、一体化的教室 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和异想天开,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