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文讲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77358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作文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试作文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试作文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试作文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试作文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试作文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作文讲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风为我来”,在东风为我来这个题目中“东风”二字极为关键,“东风”的本意:东边来的风,常特指春风。诗词中很常见,“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个本意对于构思没有太大帮助。但是,作为环境,作为背景,巧妙地设置进去,往往是高手的惯用技法。当然,也可以写观察自然所得的感悟,也就是春风唤醒大地,唤醒万物,自己也被唤醒之后由衷地发出“东风为我来”的感慨,借鉴朱自清的名篇春来看,同学们写此种思路的文章一定要做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我”。,“东风”的寓意:第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以理解为爱的象征。东风是温情,是关爱,是抚慰

2、,是细细的叮嘱,善意的提醒;是悄然的脚步,静静的等待;是信任的目光,满心的期待父母、老师、长辈,熟悉的题材一个个都出来了。第二,寓指成功、机遇、幸运、大好形势等等。显然,我们应该根据“东风”的寓意来构思。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的“东风”,是赤壁大战借东风的典故,这里的东风可以理解为机遇(机会 ) 其次是“为我来”,突出了“我”,也就是说要写亲身经历,写真情实感。当然,对于一些要虚构故事甚至写小说的考生来讲,即便写的并非自己,也要用第一人称写。,另外就是起启发引导作用的表述,“东风,可以理解为在你生活中会遇到事情鼓励你,或者有人对你的关怀;生命中总有一些东风是为你而来的!”从这段话的表述

3、来看,命题者应该是更倾向于“东风”的寓意。选材上,写亲情、友情、师生情、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成功、机遇等都可以,最好还要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放在春天,更切题,也可以做到情景交融。,我常讲,中考作文不是对我们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而是对我们三年作文能力的检测。我们不要指望到考场上之后,突然皇天开眼,脑壳开窍,文思泉涌,灵感迸发,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考前是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的。譬如打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战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前的侦察、谋划、动员、后勤保障等必须在谋战之初就必须要考虑周全。作文亦如此。 平时写作是积累,那怎么写才能拿高分呢?问得好。这才是重点。我以曾担任苏州中考作文阅卷组组长的

4、身份告诉你一些秘密。 第一,卷面。没错,卷面。字好好一半。那是不是“以貌取人”啊?对啊!由表及里,由外在到内在,不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吗? 第二,结构。是的,就是结构。铁板一块,绝对让人头疼。段落要多,文字要简。尤其是开头。什么是好的开头?简洁。所谓简洁,就是开门见山,一两句话就够了。譬如武林高手,要么不动声色,要么一剑封喉。考场作文不是平时写随笔,写小说,可以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篇幅来写引子,写背景,也没有必要用太多的抒情语言来造势,有的同学喜欢用大段大段的排比入文,以为华丽的文笔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实际上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不止你一个,大家都抒情,而且不是细腻温柔的那种,而是戏剧中的高腔,看得人直

5、起鸡皮疙瘩。开头还要立势。所谓立势,就是一开头就要有气势,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譬如一块小石头,把它放在千仞之高的危崖上,这就具有了势能。这样子要砸下来,人人都得当心了。作文的悬崖在哪里呢?就在开头。所以这个开头要越简越好,就像山峰越瘦削就越陡峭,给人的心理震撼力就越大。我们在这个危崖上,放上价值最大的一句话,或者是情感最集中的一句话,或者是最能勾起别人好奇心的一句话,那势能就不可估量了。好比,你在开头扔了一枚重磅炸弹,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围观。,第三,语言。过去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其实,语言既是形式,也是内容。因为即使描述同一对象,语言表达不同,内容也就必然会有差异。诗人说,“诗到语言为止”

6、。几乎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捍卫了语言的质地和光辉。锤炼语言,是写作练习中最后也是最难的技巧。写作,无非是写自然、写社会、写人生。无论写什么,要想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就必然要让人进入真实的情境,感受真切的情绪,得到真正的感悟。这些都有赖于语言的具体化。所谓具体,就是有画面,有声音,有情态,有细节,就是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写作的时候,我们就得沉静下来,进入自己描绘的世界,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你笔下的人事物,只有他们还在活动,还在呼吸,而我们正目睹着他们的一切,这样容易写得细,写得真。我们要学会捕捉某些关键的瞬间

7、,某些重要的细节,然后停留在这一刻,用足够的耐心和细描的功夫去写。遣词造句时,选择最有动感、最有音质、最有画面、最有形象的词,这样才能将空泛的东西写具体,将抽象的东西写具象。比如:同样写秃头,有直白地写着“他是一个光头”的,有具体地描写“半秃的脑袋泛着油光”的,有绝妙地比喻“他的头像一块即将被沙漠吞噬的土地,只有几根稀白的头发,还能有力地证实着,这曾是一片丰腴的沃土”的。那些有近景又有远景,有实景又有联想,有具象又有抽象的文字,往往更能将人带向远方。,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了,自从那次摔伤过后。 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但额上的疤痕却将永不褪去。我每日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渐浓的春色,心里难过极了。外婆似乎看

8、出了我的心事,递给我一顶帽子,说:“山上的槐花开得正艳,去瞧瞧吧!” 终于,我鼓起勇气出门。 走在山间的石板路上, 我将帽子尽量压低,低到我只能看见脚下的路。一只干皱、温暖的手牵起我的手,是外婆。 石板缝中冒出几株瘦弱的小草,一次次地被登山的人们踩断了腰,却始终坚持着向上生长。 我随着外婆一路向山上走去,喧闹渐渐少了,我们从石板路走到了一条小路上。 那边渐渐多了几朵落花。外婆轻轻地说:“到了。” 我慢慢抬起头。是一棵树一棵开满槐花的树。 苍劲有力的枝干上缀满了串串纯白的槐花,迎风舞动。,外婆牵着我的手,走到树的后面。我不禁惊呆了树的后面有烧焦的痕迹,树干空了一半,半根残枝凄厉可怖。我再次望向枝

9、上的槐花,忽然对这一棵饱经风霜的槐树有了一丝敬畏。 外婆轻轻地说:“五年前这树就被雷击垮了,我也没料到它竟会活过来。不过,你看,经历过伤痛的树如今开出了这么美的花,你能说它不幸福吗?” 我心里仿佛被触动了。是啊,经历过伤痛的树能够开出更美的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一阵东风吹来,吹去了我的帽子,吹起了我的刘海,槐花飘落,轻轻吻着我额上的伤疤。 阳光下,槐花在枝头舞动,在清风中形成一个个浮动游离的光点,似乎在吐露着幸福的喜悦 原来,就算是一棵受伤的树,也是有幸福的,因为它能用枝干的平和、盘根的坚定去开出更美、更艳的花。 原来,我也幸福。因为,我现在也是一棵受伤的树,东风吹来时,我也会获得新生

10、。,心里的声音 梦想的声音 最美的声音 熟悉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最美的声音 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婉转动听的歌声,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鸟鸣,但对我来说,最美的声音却是车床(一种机器)的隆隆声。 我的爸爸靠五金加工维持一家生计,他的车间与我的卧室仅一墙之隔。每天晚上,隔壁发出的机器的噪音把墙都震得似乎在动,那声音刺耳嘈杂,让我心烦,难以入眠。为此,我不止一次地向爸爸发牢骚,但爸爸只能无奈地笑笑,又继续干活。 直到那一晚,我才明白爸爸那一笑中包含的辛酸。,那天晚饭时,爸爸和我开玩笑,说要把我这个不听话的小孩送到别人家去。我这人很容易就会把玩笑当真,一听很不高兴,撂下饭碗,阴沉

11、着脸上楼了,留下爸爸妈妈面面相觑。爸爸本想再逗逗我,忽又闭上了嘴,去隔壁车间干活了。我早早上床,躺在床上生闷气。过了好一会儿,我的气才渐渐消了。这时,我的耳边又传来了那熟悉的声音,可我却突然从中明白了什么。爸爸每天都要在车间里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光吵闹,还十分劳累,可他却从未抱怨过。而我呢,不光不体谅爸爸,还要跟他怄气,我真是不懂事。此刻,我正舒舒服服躺在床上,他却仍在努力工作,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洒下了多少汗水,这么爱我的爸爸又怎么会把我送到别人家去呢?我感到十分懊悔羞愧。听着从隔壁传来的隆隆声,这在我平时认为是噪音的声音,这时却让我感觉是世界上最美、最悦耳的声音。爸爸不善表达对我的爱,这车床声恰恰是最美的父爱之声!想着想着,我的泪水悄无声息地划过了脸颊。 就在那一晚,我从车床的隆隆声中领悟到了父爱的真谛。父爱默默无闻而又无处不在,做子女的只有用心感悟才能明白。每晚,车床的隆隆声都在我的耳畔回响,我不再感觉这是噪音,我不再因此而难以入眠,这声音比妈妈轻柔的摇篮曲更优美,我就在这声音的怀抱中枕着父爱入眠。,每个人的心里都种着一颗善的种子 聚小善成大善 小小善举感动你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