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75788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22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3年7月,美国建议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二者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英国的经济实力衰退 B美元获得了与英镑同等地位C美国确立了固定

2、汇率制 D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D英国的经济实力衰退只是英国建议的背景,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要争取美元获得与英镑同等地位,但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前还未成为现实,故B项错误;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是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美国建议是要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确立美元的主导地位,国的主张是要继续维持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英美在争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故D项正确。2(2017衡阳联考)2015年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日元、欧元及英镑之后第五个加入全球货币篮子的货币。人民币

3、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意味着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下列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其资金可用于国际间金融领域的合作B为成员国经济复兴建设提供长期贷款C美国在SDR货币篮子中的地位被动摇D人民币此后开始成为最重要世界货币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间的金融组织,故A项正确;世界银行提供长期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短期贷款,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将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欧元、英镑作为世界货币,并没有提到美元地位动摇,故C项错误;由“仅次于美元和欧元”可知“最重要”表述不准确,题干没有对这五种货币进行排位,故D项错误。3(2017宜昌调研)下

4、图为各类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导致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影响D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无法解释计划经济国家所占比重的下降,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属于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无法解释对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故B项错误;二战后,关贸总协定成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逐步建立,自由贸易的趋势推动了奉行市场经济的工业国经济发展,比重上升,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计划经济国家对市场的排斥,则导致其比重下降,故C项正确;石油危机出现在1973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4(2017石家庄质

5、检)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幅漫画。其表明()A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搁浅 B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C美国依然主导着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开始体系化、制度化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二战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欧共体、日本、不结盟国家的兴起,更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使得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削弱,但并未丧失,故B项错误;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的国际局势依然是“一超多强”,世界经济依然有美国主导,故C项正确;世界经济开始体系化、制度化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时,而图片内容说的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

6、森林体系”开始瓦解,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5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说明()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 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 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C根据材料信息“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 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说明欧盟扩大主要是源于经济发展的动力,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经济发展与文化认同对欧盟发展的作用,但不是说明文化认同取代经济认同成为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说明文

7、化认同对欧盟扩大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说明影响欧盟扩大的因素,未说明欧盟的发展走向,故D项错误。6(2017鹰潭模拟)日益蔓延的欧债危机导致欧盟和欧元区成员国间的经济差距空前扩大,核心和外围国家的壁垒分明,也造成了核心与外围国家有关“刺激”和“增长”的政策博弈。这能看出()A欧盟经济实现了真正的一体化 B大国主导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欧洲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D欧洲一体化中体制性缺陷显现D由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欧盟政治经济设计架构的缺陷因债务危机凸显,故D项正确。7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道:“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

8、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C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D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C材料强调群体关系、多元文化、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表现,故选C项。根据“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可知新的欧洲注重群体关系,A项错误;“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说明欧洲反对文化同化,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欧洲与美国霸权相悖的问题,D项错误。8201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

9、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亚太自由贸易区()A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 B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D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A依据材料“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可知,要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是有困难的,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面临的困境,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影响及其在世界中的作用,故B、C两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将亚太经合组织与欧盟进行对比的相关信

10、息,故D项错误。9(2017太原模拟)劳斯莱斯公司CEO约翰罗斯于20世纪90年代曾说:“10年前公司98%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而现在这个比例不足40%,很多工作是在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完成的。”这一现象说明了()A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B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动力C企业的产业链逐渐分化 D信息技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B“创新”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技术研究工作主要分布在英国,出现向德国、印度、新加坡转移,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的出现与发展,故B项正确;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材料更强调的是地区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10(

11、2017永州模拟)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至2003年,论坛拥有1000多个会员,全部是世界知名企业和公司。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事件等也成为论坛讨论的内容。世界经济论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对全球舆论具有重要影响 B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剂 D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材料中“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事件等也成为论坛讨论的内容”,表明讨论的都是全球性热点问题或趋势性问题。世界经济论坛的影响力,首先是其作为一个“世界级”思想交流平

12、台对全球舆论的影响,故A项正确。 11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的人均收入是301,而2000年是741;1980年,最不发达国家有20多个,但到2000年联合国成员中这样的国家已有48个。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B两极格局瓦解造成动荡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D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A材料说的是当今世界经济贫富差距大,并且有加大的趋势,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提到的贫富差距问题在1960年和1980年就已存在,与两极格局瓦解无关,故B项错误;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有利于国际秩序的公正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可以缓解发达国家

13、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故C项错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国际贸易有很大影响,但与贫富差距问题没什么影响,故D项错误。 12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篮子货币,这样在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后,人民币成为第五种货币,而且占的权重还比较大,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标志。据此说明()A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世界一极B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C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 D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C中国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就逐渐成为世界一极 ,故A项错误;材料只谈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之一,至于多种货币的关系没涉及,故B项错误;“

14、人民币入世”,人民币由国际体系之外进入国际体系之内,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故C项正确;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

15、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材料二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材料三综合世贸组织和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从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件以来至2001年12月初,已经有欧美等29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共计477起反倾销案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2000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总数为251起,其中我国遭到反倾销起诉的案件有33起,对中国的反倾销占世界总数的13%以上2001年111月中旬,我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投诉案件已经达到34起据统计,对华反倾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