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75643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金华十校高三联考)下表为美国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指数表。对该表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年份玉米产量(百万蒲式耳)麦产量(百万蒲式耳)农产品价格指数(1913100)19292622.2806.613819302081.1851.011719312567.3900.280

2、19322908.1726.957据福克讷美国经济史整理A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农业冲击不大B“新政”对农业的调整初显成效C政府向农民提供补贴以保持低价 D美国农产品出现严重“生产过剩”D根据所学知识,1929年经济危机波及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所有的经济部门,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与表格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胡佛政府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根据表格玉米产量、麦产量总体上升,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降可知,农产品供需失衡,“生产过剩”,价格下跌,故D项正确。2(2017济南模拟)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

3、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表明()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B经济危机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故A项错误;在经济危机中,各国为度过危机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高关税、货币贬值),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故B项正确;凯恩斯主义是在经济危机(19291933年)后兴起的经济理论,并不能整体解释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故C项错误;国际关系持续恶化的表述是不准确的,一战结束后(19181929),国际矛盾是缓和的,故D项错误。3“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

4、词。英国政府最受尊重的元老此时也出书鼓吹计划一事的重要性,书名为复苏,他在书中主张,社会必须经过妥善筹划,方能避开大萧条性质的恶性循环。”材料表明()A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被广泛接受B西方大萧条反衬了经济计划的优点C实行计划经济才能摆脱经济危机D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指的是社会主义模式,西方国家倡导的是制定经济计划,故A项错误;世界范围内发生经济危机时,苏联由于实行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说明制定经济计划有利于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实行经济计划而非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中英国强调经济计划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说明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D

5、项错误。4(2017唐山二模)罗斯福执政时期,实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措施是整顿金融的关键。该措施的影响是()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D材料反映的是实行通货膨胀,其结果是物价上涨而不是回落,故A项错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是罗斯福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美元贬值导致的是国际贸易的竞争加剧,故C项错误;通货膨胀,美元贬值使美国的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美国发展对外贸易,故D项错误。5(2017宜春一模)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

6、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A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B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材料中社会保障计划与政府机构改革无关,故A项错误;社会保障计划本身属于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新模式,但题干问的是这一计划的目的,故B、C两项错误;根据材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可知,新政是为了保障底层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6(2017石家庄质检)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

7、,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B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C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 D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采用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由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但并非是罗斯福获得历史青睐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故C项正确;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并非是罗斯福获得历史青睐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71935年,学者马星

8、野评价新政时说:“如果我们拿社会主义做经济演进必趋的阶段,则美国的蓝鹰运动,是向前进半步,倒退两步。如果我们假定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的安定,是目前最迫切的要求,则美国两年来的努力以赴像孙悟空翻了多少筋斗,依旧留在不安定、恐慌、失望的手掌上面。”该评价()A指出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B表明新政缺少整体的规划C表明新政未能解决根本的制度缺陷D对新政的评价全面客观C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无法完全克服经济危机,即“像孙悟空翻了多少筋斗,依旧留在不安定、恐慌、失望的手掌上面”,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9、,排除。8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分别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增长,促成这一繁荣状况的因素包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冷战期间武器购买力的增长ABCDA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出现;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冷战期间武器购买力大幅度增长,军备需求直接拉动生产,故均为促成这一繁荣状况的因素,A项符合题意。9德国学者考夫曼指出

10、:“股市生意兴隆,自营业者的收入过度膨胀,而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一些人在谈论来自上层的阶级斗争,而另一些人则在谈论社会妒忌和投入必须得到回报。”其旨在强调()A社会福利政策面临挑战 B政府重视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福利国家”规模缩小 D劳资关系紧张导致矛盾激化A“自营业者的收入过度膨胀,而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说明,社会贫富差距在扩大,社会福利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面临挑战,故A项正确;“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说明,利用税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家减少福利支出,使得“福利国家”规模缩小,故C项错误;材料与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紧张无关,故D项错误

11、。10(2017临沂模拟)下图是西方部分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和GDP增长的情况图。此图表明()A西欧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好于美国B公共社会开支和经济增长率呈现负相关C这些国家的公共社会开支持续稳定D经济总量与公共社会开支呈现正相关C根据题干图中数据信息可知,各国都是起伏波动的,无法得出西欧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好于美国的结论,故A项错误;在1985年以前GDP增长时,公共社会开支也在增长,是呈正相关,故B项错误;19802005年间四个国家公共社会在GDP所占的比例基本稳定,故C项正确;20002005年GDP增长放缓,但是公共社会开支并未出现下滑的趋势,故D项错误。11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

12、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英国应该()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D加大经济干预力度B根据材料“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说明撒切尔夫人认为社会福利政策使英国人依赖社会福利而不思进取,其意是在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故B项正确。12美国学者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说:“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的汽车增长,因战争和战后的短缺而中止了,但从1950年到1980年,它的汽车拥有量隔10年增长一倍。意大利私人拥有汽车量1965年

13、是550万辆,1970年超过1000万辆,1975年约有 1500万辆。”关于上述现象出现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二战后汽车消费需求释放B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推行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D“知识经济”模式快速运行D材料信息“从1950年到1980年,它的汽车拥有量隔10年增长一倍”说明此时消费需求增加,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福利国家制度,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福利制度以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税收缩小贫富差距,具有普遍性,几乎惠及所有公民,使得购置汽车成为可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内私有制与国家干预经济相

14、结合,推动度过经济危机,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知识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早拥有汽车的都是一些富豪。有人对此作了妙趣横生的诗篇:富人成双结对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一种豪华车型);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也能买得起的“平民汽车”。这样,该诗又被添了几句: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材料二19601990年间美国的阶级结构分布(%)级阶位置1960197019801990非所有者1、经理2、监督者3、专家经理4、专家5、技术工人6、蓝领工人7、小资产者8、雇主7501366387353134644595547867571486441453140845134095337951523506549129244054534778251482599690127741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