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9 化学反应速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73154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9 化学反应速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9 化学反应速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9 化学反应速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9 化学反应速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9 化学反应速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9 化学反应速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单元 课后限时训练19 化学反应速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课后限时训练(十九)化学反应速率(建议用时:45分钟)1某温度下,化学反应A=BC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5 s 内从2.0 molL1减少到1.0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4 molL1B0.2 molL1C0.4 molL1s1 D0.2 molL1s1Dv(A)02 molL1s1。2把0.6 mol气体X和0.4 mol气体Y混合于2.0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g)Y(g)

2、nZ(g)2W(g),测得5 min末生成0.2 mol W,又知以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则n值是 ()A1B2C3D4Av(W)0.02 mol/(Lmin),又因v(Z)0.01 mol/(Lmin),即v(W)v(Z)0.020.0121,故n1。3.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s)H0,若015 s内c(HI)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5 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01 molL1s1B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的反应

3、时间小于10 s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I2为固态,故不能用它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v(HI)0.002 molL1s1,若反应仍以该速率进行,则t10 s,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所用时间应大于10 s,B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C错误;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从而增大了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将加快,D正确。4在一个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5 s末测得有40%的SO2发生反应,则以O2表示该时段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

4、()A0.08 molL1s1 B0.04 molL1min1C0.08 molL1min1 D0.04 molL1s1D参加反应的n(SO2)40%2 mol0.8 mol,所以v(SO2)0.8 mol2 L5 s0.08 molL1s1,根据速率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v(O2)0.08 molL1s10.04 molL1s1,也就是0.0460 molL1min12.4 molL1min1,所以A项、B项、C项错误,D项正确。5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组别

5、对应曲线c(HCl)/molL1反应温度/铁的状态1a30粉末状2b30粉末状3c2.5块状4d2.530块状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D由3、4组实验并结合图象知第3组实验中反应温度应高于30 ,D错误。6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A)0.45 molL1min1v(B)0.6 molL1s1v(C)0.4 molL1s1v(D)0.45 molL1s1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8164009

6、8】AB DA若将各反应速率均化为以B表示的速率,且以molL1s1为单位,表示的速率分别是0022 5 molL1s1、0.6 molL1s1、0.6 molL1s1、0.675 molL1s1,故A正确。7.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C由图可知,B、C为反应物,A、D为生成物,由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

7、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n(A)n(B)n(C)n(D)634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A项错误。不论在什么时刻,用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D选项错误。v(B)0.05 mol/(Ls),故C正确。8已知某化学实验的结果如下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v1v2v3Bv3v2v1Cv1v3v2Dv2v3v1A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镁条放出氢气的速率大;反应物浓度也影响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速率与浓度成正比,故v2v3。9(加试题)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

8、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81640099】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CA项,该反应生成物能量比反应物能量高,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项错误;B项,焓变是反应的热效应,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B项错误;C项,对照图中有无催化剂的两种情况,有催化剂活化能较低,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项正确;D项,E1大于E2,正反应的活化能大,D项错误。10.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 mol H2O(g),发生反应:2H2O(g)2H2(g)O2(

9、g)H484 kJ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时间/min20406080n(O2)/mol0.001 00.001 60.002 00.002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20 min内的反应速率v(H2O)5.0105 molL1min1B达到平衡时,至少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0.968 kJ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D催化效果与Cu2O颗粒的大小有关C由题意知,v(H2O)2v(O2)25.0105 molL1min1,A正确;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是2 mol H2O(g)完全分解生成2 mol H2(g)和1 mol O2(g),吸收484 kJ的能量,所以

10、生成O2 0.002 0 mol时,吸收的能量为0.002 0 mol484 kJmol10.968 kJ,B正确;C项,由于反应物只有1种,增大c(H2O),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水的分解率降低,错误;D项,若Cu2O颗粒小,则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催化效果好,正确。11(加试题)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

11、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BA.由图象可知,40 之前温度越高溶液变蓝所需要的时间越短;40 之后温度越高溶液变蓝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其变化趋势相反。B.b、c两点的温度不同,所以反应速率不相等。C.当溶液变蓝时发生反应IO5I6H=3I23H2O,此时反应6HSO2IO=6SO2I6H恰好结束,即溶液变蓝时NaHSO3恰好完全反

12、应,v(NaHSO3)5.0105 molL1s1。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易糊化,故淀粉不宜在高于40 的条件下作指示剂。12下列措施肯定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减少生成物的量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C当反应物或生成物为固体或纯液体时,增大反应物用量或减少生成物的量,不改变其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当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加时,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13下列各组溶液,同时开始反应,出现浑浊最早的是()A20 时5 mL 0.05 mol/L Na2S2O3溶液与5 mL 0.1 mol/L硫酸混合B20 时5 mL 0.1 mol/L Na2S2O

13、3溶液与5 mL 0.1 mol/L硫酸混合C10 时5 mL 0.05 mol/L Na2S2O3溶液与5 mL 0.1 mol/L硫酸混合D10 时5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与5 mL 0.1 mol/L硫酸混合B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14实验测得某反应在不同pH下产物A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pH6.8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一定pH范围内,溶液中H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D可采取调节pH的方法使反应停止D若为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对反应

14、速率几乎没有影响,A错误;图象中表示反应速率的是曲线的斜率,B错误;pH越小,H浓度越大,反应越快,C错误;pH8.8时,反应速率接近于0,D正确。15对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A(g)3B(g)2C(g)H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但v(逆)增加的程度更大B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加的程度更大C增大A的浓度,v(正)会增大,但v(逆)会减小D使用催化剂,一般v(正)、v(逆)同时增大,而且增大的倍数相同C根据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是增大的,但逆反应速率增加的程度更大,A正确;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