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控制0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72544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成本控制01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物流成本控制01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物流成本控制01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物流成本控制01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物流成本控制01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成本控制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成本控制0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物流成本控制,2018/11/27,本章内容,第一节 物流成本控制概述 第二节 目标成本法 第三节 标准成本法 第四节 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2018/11/27,第一节 物流成本控制概述,2018/11/27,一、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物流活动中依据物流成本标准,对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严格地审核,发现浪费,进而采取不断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实现预定的物流成本目标。,2018/11/27,现代物流成本控制,1、是企业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全环节控制、全方位控制; 2、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结合的控制; 3、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控制。,2018/11/27,二、现代物流成本控制意

2、识,1、重视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2、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物流成本最小化。,忠 告: 不要指望仅从一门管理课程中就能学会怎样做管理者。,2018/11/27,三、物流成本控制现代化,1、思想革新化:先进控制手段,全员参加 2、组织合理化:统一领导,分级控制 3、方法科学化: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4、手段电子化:信息化处理 5、人才专业化: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2018/11/27,四、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物流成本控制,贯穿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应包括以下基本程序: 1、制定成本标准 2、监督物流成本的形成 3、及时揭示并纠正不理偏差 4、评价和激励,2018/11/27,1、

3、制定成本标准 物流成本标准是物流成本控制的准绳。 物流成本标准应包括物流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 确定这些标准可以采用计划指标分解法、预算法、定额法等。 制定物流成本标准时,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2018/11/27,两种控制方法对比,2018/11/27,物流成本控制的程序,制定物流标准,监督物流成本的形成,及时揭示并纠正不利偏差,评价和激励,2018/11/27,2018/11/27,事前控制,物流成本控制的内容,事中控制,事后控制,2018/11/27,第二节 目标成本法,2018/11/27,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导向( Market-driven ),对有独立的制造过程

4、的产品进行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方法。目标成本法的目的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及设计(RD&E)阶段设计好产品的成本,而不是试图在制造过程降低成本。,一、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2018/11/27,1、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目标成本法”是日本制造业创立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法以给定的竞争价格为基础决定产品的成本,以保证实现预期的利润。 即首先确定客户会为产品/服务付多少钱,然后再回过头来设计能够产生期望利润水平的产品/服务和运营流程。 目标成本法使成本管理模式从“客户收入成本价格十平均利润贡献” 转变到“客户收入目标利润贡献目标成本”。,2018/1

5、1/27,2、与传统成本管理法的区别,1、指导思想不同:传统方法以基期为基础,目标成本法以市场为导向。 2、管理范围不同:传统思想局限于事中、事后,目标成本法则涵盖整个经营活动。 3、侧重点不同:传统思想于事后进行分析,目标成本法则在事前和事中进行控制。 4、管理责任区分不同:传统思想以成本形成为出发点,目标成本法则对成本指标进行分解,强调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2018/11/27,(一)目标成本的确定,制定目标售价 消费者需求研究(功能需求、数量需求、消费群体、承受能力) 竞争对手分析(同类产品、品质、功能、服务、售价) 当前市场售价分析(价格趋势、需求趋势) 提高售价的必要条件(增加功能

6、、提高品质),2018/11/27,(一)目标成本的确定,确定目标利润 目标利润率法 该方法以本企业必须达到同类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为目标! 目标利润 = 预计服务收入 同类企业平均营业利润率 目标利润 = 本企业净资产 同类企业平均净资产利润率 目标利润 = 本企业总资产 同类企业平均资产利润率 上年利润基数法 该方法以未来利润在现有基础上适当稳步增长为目标! 目标利润 = 上年利润 利润增长率,2018/11/27,(一)目标成本的确定,制定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 = 预计销售收入 目标利润 = 预计售价 目标作业量 目标利润 目标成本的可行性分析 对初步确定的目标成本是否切实可行进行分析。要根

7、据本企业实际成本的变化趋势和同行业平均成本水平,对某一时期的成本总水平做出预计,看其与目标成本是否大体一致。,2018/11/27,目标成本确定实例:,运输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5%,运输作业的市场价格为1元/t.km,某运输企业的预计作业量为500万t.km。试确定目标成本? 预计收入 = 预计售价 目标作业量 = 1 500万 = 500 万 目标利润 = 预计收入 同类企业平均营业利润率 = 500万 15% = 75万 目标总成本 = 预计收入 目标利润 = 500万 75万 = 425万 目标单位成本 = 425万 / 500万 = 0.85 元/t.km,2018/11/27,目

8、标成本确定实例:,某批发公司上年度以5元价格买入10万件电器,以平均每件10元卖出。有关经营成本如下: 下一年度购销数量不变,但客户要求有10%的折扣,而公司可以从供应商处得到2%的优惠。如果下年购买订单数减少到800,分销装运单位成本降低5元,利润保持与上年一样,则仓储的目标成本是多少?,2018/11/27,(二)目标成本的分解,什么是目标成本分解? 将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值自上而下按组织结构进行分解,将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目的在于明确责任,确定未来各单位、各部门的成本目标。,2018/11/27,目标成本分解,产品的目标成本确定后,应将其自上而下按照企业的组织结构逐级进行分解。

9、 分解的内容包括材料、人工、费用三项。,2018/11/27,目标成本 分解方法,按管理层次分解,按管理职能分解,按成本的经济内容分解,按管理形成过程分解,按管理结构分解,2018/11/27,(二)目标成本的分解,1)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的分解 如果某企业属于多品种生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先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为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此法在确定每种产品目标营业利润率的基础上,倒推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最终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合计值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并综合平衡,进而确定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 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 = 企业 i 产品的目标成本 =,2018/11/27,案例:目标成本分解,企业

10、有甲、乙两种产品。 甲产品:5000单位,单价600元,流转税165000元,目标利润率23% 乙产品:5000单位,单价400元,流转税110000元,目标利润率18% 同行业标杆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 20%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 = (50006005000400)(120%)-(165000 110000) = 3725000元 甲产品目标成本 = 5000600(123%)-165000 = 2145000元 乙产品目标成本 = 5000400(118%)-110000 = 1530000元 甲乙产品目标成本之和 = 3675000元 可调整成本 = 3725000 - 3675000 =

11、 50000元,2018/11/27,(二)目标成本的分解,2)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 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组织体系和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等继续分解。 (1) 按产品组成分解 如果产品由各种零部件装配而成,应按照产品的组成,利用功能评价系数或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各零件或部件的目标成本: 产品部件 i 的目标成本 = 产品目标成本 部件 i 功能评价系数 = 产品目标成本 部件 i 历史成本构成百分率,2018/11/27,2018/11/27,(二)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2) 按产品生产的流程分解(物流作业流程) 产品生产流程 i 的目标成本 = 产品目标成

12、本 流程 i 历史成本构成百分率,物流配送总目标成本分解,2018/11/27,(三)目标成本的实现,实现目标成本 将企业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之内。 采用超部门团队方式,打破部门意识,以实现总体目标成本为前提,控制本部门的成本,避免为降低本部门成本而造成其它部门成本增高。 考核目标成本的实施效果,实行“成本否决”。,2018/11/27,案例:与基期盈利水平直接挂钩的目标成本分解,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上年三种产品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0、12、15,计划期要求销售利润率增长2,预计销售收入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销售税金分别为5万元、3万元、2万元。要求:确定企

13、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按基期产品销售利润率计算计划期产品平均销售利润率 计划期产品平均销售利润率 = 20%0.5 + 12% 0.3 +15%0.2 + 2% = 18.6% 计划期总体目标成本 = 100 10 - 10018.6% = 71.4 计划期各产品目标成本 A产品 = 50 5 - 5022% = 34 B产品 = 30 3 - 3014% = 22.8 C产品 = 20 2 - 2017% = 14.6,2018/11/27,目标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2018/11/27,例题,假设某企业有甲、乙两种产品,预计甲产品的作业量为5000单位,单价为600元

14、/每单位,预计应收税金165000元;乙产品的预计作业量为5000单位,预计各种税金为110000元。 该企业以同行业先进的营业利润率为标准确定目标利润,假设同行业先进的营业利润率为20%。 要求:预测该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并说明如果该企业结合实际确定的甲产品的目标营业利润率为23%,乙产品的目标营业利润率为18%,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是否合理?,2018/11/27,应用目标成本法应注意的问题,虽然目标成本法具有某些明显的长处,但在实施这套系统时也存在潜在的问题: 1.涉及目标成本过程的各个部分之间起冲突。当组织的其他成员没有成本意识时,设计工程师会变得烦躁不安。 2.许多

15、在应用目标成本法的日本公司工作的雇员,在要达到目标成本的压力下,都有绞尽脑汁的经历。 3.虽然目标成本可以达到,但为降低成本的价值工程反复循环可能使开发时间增加,最终导致产品上市时间晚了。对某些类型的产品,六个月的晚上市可能比少许的产品成本超限代价大得多。 公司可以找到管理这些因素的办法。 特别是对雇员进行激励而不是让其筋疲力尽,是应该仔细考虑的。 尽管有这些批评,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能为工程和管理人员提供降低产品成本的最好手段。,2018/11/27,第三节 标 准 成 本 法,2018/11/27,一、标准成本法概述,标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ing),也称标准成

16、本会计(standard cost accounting),2018/11/27,(一)产生背景,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首先改革了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科学标准为基础,发展奖励计件工资制度,采用标准人工成本的概念。在此之后,又把标准人工成本概念引申到标准材料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等。,2018/11/27,(二)标准成本法的含义,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 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2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