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方法学生-记者培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69763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写作的方法学生-记者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闻写作的方法学生-记者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闻写作的方法学生-记者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闻写作的方法学生-记者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闻写作的方法学生-记者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写作的方法学生-记者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写作的方法学生-记者培训(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写作的方法,新闻的格式,(兼题) 主标题 (副标题) 导语(简练总括) 正文(详情) 结语(补充说明),举例说明: 促进中外文学交流 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当代世界文学研讨会大家云集阵容空前 本报讯 10月16日,“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英东学术会堂开幕。来自中、 美、德等国的16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诗人受邀与会,共同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世界文学发 展状况和中国当代文学自身的出路。党委书记刘川生,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新闻文化参赞元敦奎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博文理,我校文学院院长张健在开幕式上致辞 。研讨会由文学院与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联合主办。,刘川生在致辞中说

2、,在经济日益占据支配作用的“全球化”进程中,很有必要加强文化的话语 分量。“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是北京师范大学与俄克拉荷马大学深 化合作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北师大文学院着力促进中外文学交流、从整体上提升学院学术研 究国际化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研讨会的举办,最终的着眼点并不局限于中国文学的推广介绍 与形象塑造,而更着眼于对当代世界文学的丰富与补充,着眼于促进世界各个民族文学的交流 与互动,着眼于培养一种更加开阔、成熟的眼光去审视世界文学。她希望大家在研讨会上能够 敞开胸怀、畅所欲言,让这次会议真正成为一个高起点、多领域、跨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开幕式上,当代世界文学杂

3、志社社长戴维斯昂第亚诺宣布首届纽曼华语文学奖获奖者名 单,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此殊荣。开幕式后,文学院教授曹顺庆和戴维斯昂第亚诺共同主持 了大会的主题发言。莫言做了题为影响的焦虑的发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 系教授戴维达莫若什,青海省副省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所长陈众议,我校文学院教授童庆炳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在三天的会期中,与会者就全球化时 代的世界文学、全球化语境与批评视界、当代汉语诗歌与世界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德国波 恩大学的知名汉学家顾彬,以及陈建功、吉狄马加、莫言、余华、格非、张炜、迟子建、毕飞 宇、艾伟、食指、西川等都全程参与此次会议。除进行

4、学术探讨之外,国内老中青三代知名诗 人还于16日晚联袂为大会献上了经典诗歌朗诵会。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规模空前,阵容豪华,是近些年来国内同类学术会议中,规格最高,最具 国际影响力的一次学术盛会。 (李亚楠),二、 新闻类型、文头与字数,1) 快讯。一句话新闻。 2) 消息。200300字。 3) 通讯。1000字以上。 (人物、工作、事件) 4) 专访。3000-5000字。 5) 特稿。3000字左右。 6) 评论。1500字左右。,三、 消息写法,1) 严格遵守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不得超过50个字,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最好是一句话导语,最多不能超过三句话。字数的多少是读者阅读的成本。 2

5、) 导语中选用的事实,必须是到了非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可的地步。这种事实有一种紧紧抓住你的读者的力量;所报导的事实或描述的观点有新意或新的味道。 3) 导语要有一个兴奋点或卖点; 导语要调动读者的情绪,而不是他的大脑。 4) 导语最好具有视觉感,让读者摸得着,看得见。,5) 尽量使用直截了当、生动的、不拘形式的语言和短句子。 6) 尽量多分段,每段一般不超过80字。 8) 正文中的所有数字和英文一律采用半角。 9) 正文中的所有标点为中文标点。 10) 段落首行空两字。,国内作家昨聚北师大 莫言领首届纽曼文学奖,(本报讯)莫言、余华、格非、食指、西川10月17日,国内著名的作家、诗人们罕见地阵

6、容整齐地出现在我校英东学术会堂,出席“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研讨会。老中青三代诗人在昨晚集体朗诵了自己的作品。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留在一代人记忆里的诗作让会场的站席都站满了大学生。 研讨会的主题是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世界文学发展状况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出路。来自中、美、德等国的160多位学者、作家诗人受邀与会。研讨会由北师大文学院与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共同主办。后者在近年出版了该杂志的中国版,并开始刊载中国文学和评论。作为北师大作家研究生班的91届毕业生,作家莫言在昨天的开幕式上领取了首届纽曼华语文学奖,并以影响的焦虑为题做了发言。 (李亚楠),四、 文字及用语,1) 消息语言风格应庄重大方,明白

7、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化要求。提倡记者树立有个性的语言风格。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对读者不易明白的专业词语,应加注解。 2) 不要滥用高级形容词和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词汇,如“重要”、“著名”、“隆重”、“热烈”、“亲自”等。 3) 消息类文章中不要使用俗滑特点的语言,也不要用“老板”等一类社会上的俗称(可用具体的职务,如“院长”、“经理”等)。在通讯类稿件中有必要使用如“大腕”、“大款”、“酷”等用语时,要加引号。,) 数量用语要完全。如“20万元”、“一亿元”不要写成“20万”、“一个亿”。 ) 在使用数字时,万以上单位中可用“百万”、“千万”等汉字表示;万以下数字中,一般不使用“十、百、千”

8、等汉字。例如:可以用“5百万”、“5千万”,但不用“5百”、“5千”(应写作“500”、“5000”)。 )稿件中提到具体的人时,不要用“姓+性别”、“姓+职务”(如“一位姓姚的老师”、“张经理”等)的形式来表示。某个人的名字在稿件中首次出现时,要写明此人的具体身份、社会职务(如“文学院院长”)。,五、新闻的“五”,新闻的“五”是指新闻中的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这五个要素,因为在英语中都是以开头。 记叙文也要六要素,但新闻的“五”有其特殊规定。 何人?应该是新闻人物,不是什么人都值得写的。,何事?当然也应该是新闻事件本身, 何时?

9、更是新闻的关键,新闻的“新”,一是事件的新,一就是时间的新。时间必须确切,确切到用电头把它固定下来。 何地?新闻发生的地点更加不能含糊,但也不惜要具体到最小单位。 何因?无风不起浪,新闻的发生总有原因,必须交代,有时原因过于复杂,还要以独立的“新闻背景”加以配合。最后有人还主张加上“何果”(也就成了记叙文的六要素),但是新闻是正在进行时,事情的结果往往还不甚明了,还是不要急于判断的好。,新任记者写新闻容易犯的错误,1、5w要素不全,不准确。 2、语言不够规范,抒情化。 3、语句不通顺,存在语病。 4、记者身份不明确,带有个人评论 5、主次不分,没有重点。,六、在校园中如何发现新闻?,1、三个原

10、则:即学校重视、师生关心及普遍存在 2、炼出“三种能力” : 首先要炼出高校新闻发现力发现力从哪来? 发现力来源于七个途径:闲聊中捉新闻、会议中拎新闻、活动中出新闻、调研成果中抓新闻、学校规章中挖新闻、电视网络上搜新闻和教室、宿舍、食堂里找新闻。 其次,就是要炼出新闻采访的提问力。“99%的新闻是在提问的基础上写成,一定要大胆提问,敢于提问,“沉得下,套近乎,说得出,也拎的出” 再次,要炼出四项文体的写作力,包括消息、通讯、特写和新闻评论。 3、校园新闻的主体: 官方:会议(行政类、学术类、文化类),活动,讲座(学术类、文化类) 学生:围绕学生“学、住、食、玩、行”,一名优秀学生记者: “十八

11、般武艺在身”,新闻的敏感性 文字表达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信息搜集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学生记者: 行走校内外,四个意识不能忘,规范意识 精品意识 主动意识 大局意识,学生记者采写校园新闻的注意事项,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 用事实说话 责任感和负责精神 从规范写作做起,之后摸索创新 新闻点的挖掘,人物专访通讯的写作,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 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

12、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准备工作很重要,事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关于采访对象的各种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事先大致确定一个访问主题,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不打无准备之战。 资料贵精也贵多,可能信手拈来的一点灵感能够触发一个重要话题。 访问前注意个人仪容和状态,在心中反复温习整个流程。,现场采访技巧,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 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 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 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 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写作时的心得,趁热打铁(趁着自己感情尚未恢复写稿子) 标题是成功的一半 (标题可以最后定,在写作中寻找灵感) 小标题是成功另一半中的一半 要融入真情实感(切忌喧宾夺主) 不明确之处要向受访者核实,(电话、E-mail)顺便再补充几个问题 发表之前征求受访者意见,通讯该怎样开头?,1、场景式 2、引用语式 3、对比式 4、设问反问式 、平铺直叙式 6、其他,多阅读多思考多学习 多记录是学生记者写好新闻最好的法则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