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理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62917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理第I卷(选择题,共计48分)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27“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自然

2、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 B. C. D.28.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唯物论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聪明的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愚蠢的唯物论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是根本错误的聪明的唯心论聪明在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愚蠢的唯物论是指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A. B C D29.“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此评析正确的是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

3、识 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与物质相互分离 二者都有唯心主义倾向,都坚持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以主观精神为唯一的实在A. B C D3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A.理想信念对先进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C.世界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31墨子说:“言论足以付之行动的,就推崇它;不足以付之行动的,就不要推崇。不足以付之行动,却要推崇它,就是空言妄语了。”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一致的是A.卧看满天云不

4、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D.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32在宇宙的构成中,人类已知的物质仅占4%左右,而暗物质量几乎是已知物质的6倍,但科学家一直未找到它存在的证据。后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公布了其主持的大型粒子物理实验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使人类对宇宙中暗物质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从中可以看出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实社会实践是推动认识不断进步并深化的动力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滞后性 科学实验的进展程度最终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A B. C. D.33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脑中的“海马

5、区”在存储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切除掉海马区,那么以前的记忆就会一同消失。这一发现佐证了记忆是人脑中“海马区”的生理机能人类的意识来源于人脑中的“海马区” 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海马区”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 B. C. D.34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收录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时髦词汇,如“八卦”、“宅男”、“宅女”、“闪婚”等,尤其是“搞掂”、“无厘头”等粤语词汇也被收录。这些词汇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和生理基础 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加工的结果 说明了意识是对物质的真实反映A. B. C. D.352016年12月17日,由山东省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

6、会等承办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雷锋和医学人文精神报告会暨健康山东齐鲁光明行推进会”在山东会议中心影视会议厅隆重举行。在新的时期弘扬雷锋精神,是因为雷锋精神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雷锋精神可以促进事物顺利发展 雷锋精神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雷锋精神使我们的行为更加自觉A B. C. D.36生活中我们总会开玩笑说“白痴是会传染的”,没想到“一语成谶”了。美国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绿藻病毒,它被证实能通过进入大脑影响可塑性、学习、记忆的形成神经回路关联,使得大脑功能下降,让人类“变笨”。上述材料告诉我们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获得一切正确认识的来源 正确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之间

7、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联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A. B C. D.37发一条短信指令就能让在家“待命”的电饭锅开始煮饭;通过电脑操作,智慧家居里的电视机、节能灯、电冰箱都会按要求开关;医生能遥控测量病人体温用上“物联网”技术,这些原本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生活场景,就能轻松变成现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实在性 B.人为事物的联系受人的意识控制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D.人们能够通过实践建立新的联系38“城镇化即等同于城市建设”,这一思维长期以来被很多地方的施政者奉为圭臬。有鉴于此,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要提

8、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同时强调城市化要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过程说明,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的过程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错误的过程 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的发展过程A. B. C. D. 39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任何自然客体作为一个系统,都可以通过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自我调节,在一定时间进程中维持稳态或者过渡到更高的稳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但另一方面,由于能量的耗散而不断趋于组织程度的降低,又表现出从有序到无序的退化趋势,最后归于衰

9、落和崩解。材料揭示了自然界相对静止和变化发展是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自然界处于一种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状态 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所引起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曲折而又漫长的A B C D40对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庸俗进化论代表人物斯宾塞认为,自然界现有的秩序是一种渐进过程的产物,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而激变论代表人物居微叶则认为,地球表层经常发生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了许多生物绝迹,其他地方的生物便移居此处,从而出现一个新的世界。”这两种观点 A看到了事物的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 B割裂了事物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C肯定了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

10、漫长的过程 D都承认自然界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41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它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认为人由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构成,阴阳二气的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发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病因,既有同病异治,也有异病同治。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的辩证法智慧有坚持从整体出发,注重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 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创新发展 要重视事物量的变化,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 B. C. D.42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

11、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下列说法与题中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A B C D43白果,又称银杏,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医用效果和食疗作用。但过量食用会引起腹痛、发烧、呕吐、抽搐等症状,易造成中毒。这告诉我们坚持适度的原则,控制好量变的程度 量变会引起质量,抓住机遇促成质变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矛盾的斗争性之中A. B. C. D.44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电脑病

12、毒日。虽然不断升级的电脑病毒使人们防不胜防。一方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还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在与电脑病毒的斗争中,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的升级发展。这说明 一切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的统一是主要的而对立是次要的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但对立是相对的矛盾双方相对应而存在并且相斗争而发展A. B. C. D.45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把改革主张转换成法治规范,让改革的“破”与法制的“立”、改革的“进”与法治的“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今天中国的治理新路。由此可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意识影响着实践的趋势和结果外部条件决定事物发展的道

13、路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思维的创新A B C D46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对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B、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C、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D、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二、 主观题(10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长征的胜利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就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这些长征精神的内涵,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丰富了民族精神的荣耀星空,为中华民族超越自我、走向辉煌创造出强大精神动力。 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日标,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