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60103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5.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第4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9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 海 导 航,第1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主干知识梳理,1近代中国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_”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 2_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_为指导,建设面向_,面向_,面向_的,_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全盘西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世界,未来,民族,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_。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_。 3中国特色社会

2、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_,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宏伟目标,必由之路,先进文化,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_。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_和_。 2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_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

3、主义文化强国。这说明( ) 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A B C D 解析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说法错误;说的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题意不符。,C,2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 ) 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由增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由传播和普

4、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A B C D 解析 我们要继承和创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说法错误。我们要传播和普及的也是优秀文化,不是各种思想文化,说法错误。,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下列做法能够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是( ) 构建多元价值观念,浓厚先进文化的氛围 继承中华文化传统,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 依赖人民群众,调动群众的文化创造激情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A B C D 解析 我国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说法错误,排除。我们需要继承的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错误。,D,释疑解惑升华,1“先进文化”就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观点

5、对吗? 提示:此观点没有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没有认识到这两个概念是一静一动的。“先进文化”是一个静态概念,有相对性,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其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并不是专指某一特定形态或某一层次、某一阶段的文化,而是指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规律。,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回事吗? 提示:此观点没有认清二者路径与目标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二者是目标与路径的关系。 3是不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就能树立

6、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吗? 提示:此观点是片面的。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教材P95“探究问题” 提示:(1)对待西方文化,应该看到先进文化的开放性,要面向世界,吸收与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还要警惕与抵制西方文化中的腐朽思想,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总之,既要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又要抵制“全盘西化”。 (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看到先进文化的继承性,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对传统文

7、化中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要加以改造与剔除,并在实践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总之,对于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发展的关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批判地继承中外历史文化成果,从而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2教材P96“探究问题” 提示:(1)促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 (2)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的问题,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3教材P97“探究问题” 提示:(1)一定的文

8、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文化要与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相适应,充分说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2)进行文化创新不能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3)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养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

9、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4教材P98“探究问题” 提示:观点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我们党从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的那天起,就始终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承担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着眼时代前沿,立足新的实践,努力建设和弘扬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充分展现了

10、先进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观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而且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 观点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强基固本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

11、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观点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蕴含着我国文化建设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其重要特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观点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创新之路。改革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身就是改革创新的成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是坚持这条道路的必然要求。推动文化大发

12、展大繁荣,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5教材P99“探究问题” 提示:比如第一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分别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重点难点突破,1从三个方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突破点1 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因 (1)

13、历史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现实要求: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性质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先进性决定了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特别提醒 辩证看待“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 (1)“全盘西化”论: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中

14、国走欧美资本主义道路,全盘西化的政治思潮,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的产物。“全盘西化”论具有反对封建愚昧、反对独裁专制的进步作用,但不考虑中国国情和近代社会的性质,必然误入歧途。 (2)“文化复古主义”:近代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丢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文化复古主义”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是错误的。,(2016北京卷24)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

15、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的新的成功案例 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 B C D,C,解析 “梦娃”系列公益广告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友善、诚信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符合题意。“梦娃系列公益广告深受大家喜爱”,说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符合题意。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而非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不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说法错误。,当前,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有两种倾向值得警惕:一是完全“复古”的倾向很突出;二是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文化倾向。这两种倾向( ) 片面夸大了文化的多样性 都没有看到传统文化的作用 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都不能产生中国的先进文化 A B C D 解析 材料中的两种倾向分别是“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否认文化的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