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第八期.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60097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第八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2年《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第八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2年《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第八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2年《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第八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2年《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第八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第八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第八期.pdf(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委会编委会 主主 任:任:吴少平吴少平 副主任:副主任:李全毅李全毅 童尽一童尽一 李家勇李家勇 陈代刚陈代刚 张德梅张德梅 陈国新陈国新 陈惠光陈惠光 林建强林建强 潘世祥潘世祥 成成 员:员: 彭锻华彭锻华 刘立庆刘立庆 邹小新邹小新 包强平包强平 段天段天虹虹 高妙添高妙添 李东平李东平 徐标徐标锋锋 程显友程显友 林喜瑜林喜瑜 何何 云云 李光伟李光伟 潘刚忠潘刚忠 李李 唯唯 赖香恒赖香恒 巨晓山巨晓山 彭茂发彭茂发 方炯球方炯球 陈陈 琼琼 杨树军杨树军 陈伟明陈伟明 蔡雄辉蔡雄辉 金如湘金如湘 杨水旺杨水旺 罗玉平罗玉平 彭小辉彭小辉 向小军向小军 黄承华黄承华 杨君辉杨君辉

2、 袁再旺袁再旺 段先清段先清 杨彦祥杨彦祥 叶志青叶志青 谌叶春谌叶春 黄松富黄松富 王讲春王讲春 马湘衡马湘衡 主主 办:办: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 中心信息技术部中心信息技术部 总策划:总策划:潘世祥潘世祥 主主 编:编:刘立庆刘立庆 副主编:副主编:马湘衡马湘衡 编编 辑辑:张朝清:张朝清 洪海华洪海华 谢谢 莉莉 肖春光肖春光 赖建威赖建威 责任责任编辑:编辑:谢谢 莉莉 程淑梅程淑梅 朗新蕾朗新蕾 李李秀明秀明 学校学校编辑:编辑:刘恩怀刘恩怀 王家宝王家宝 宝宝宝宝安安安安信信信信息息息息技技技技术术术术教教教教育育育育探探探探索索索索 2012 年第年第 8

3、 期(总第期(总第 104 期)期) 本期由福永中心小学协办本期由福永中心小学协办 2012 年年 8 月月 目目 录录 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信息技术部2 学校风采学校风采 应用信息技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福永中心小学/刘恩怀4 教科研教科研 浅谈国内机器人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福永中心小学/范海明7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机器人教育及其应用 福永中心小学/邱银莹10 拯救海龟宝宝的菜园子 石岩街道罗租小学 /李妙14 存音乐与转格式教学设计 碧海小学/巫丽娟19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起承转合” 径贝小学/汪凌22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福永街道下十围小学/杨文25

4、 课程整合课程整合 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之我见 福永中心小学/田文秀26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 教学设计 福永中心小学/王豪28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课例 福永中心小学 /杨晓娟30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福永中心小学/张小宝32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好帮手 福永中心小学/许欣娴33 信息技术为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福永中心小学/温锦线34 语文课堂效率与现代技术 石岩街道塘头小学/郭惠梅35 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石岩街道塘头小学/邓志斌37 学生习作因有信息技术而变主动 石岩街道塘头小学/陈日增39 网络德育网络德育 搭建家庭与学校教育沟通的又一桥梁 福永中心小学/潘

5、文杰41 浅谈信息技术与班级德育 福永中心小学/叶桂珍43 征稿启事征稿启事44 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 2012 年第 8 期(总第 104 期) 2 信息技术部 1. 健康、阳光、公益 宝安学子用微博记录暑假 (图 1、2) 在区教育局的倡导下, 宝安实验学校于 今年 6 月份开通了新浪官方微博。暑假期 间,学校开展了“微博记录暑假”学生征文 活动,通过这次主题微博活动,让学生用自 己的文字、图片、相片等多媒体方式,向全 社会展示健康、 生动、 活泼的实验学子暑假。 活动开展以来, 学校微博的粉丝数目增至三 百多人,共收到来自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微 博投稿三百余次, 并转播了其中优秀的投稿 三

6、十四条。 这些微博,就是一个个实验学子丰富、 阳光的暑假缩影:有回归田园的生活体验、有 U 站义工服务的现场直播、有走进名校的深刻体会、有帮爸 妈做家务的快乐分享, 还有自己创作的一首诗、 一幅画。 一条条图文并茂的小短文, 拼成了一幅学生快乐、 健康、充实的暑期画卷。 暑假结束、新学期开始,学校的微博平台将延续这种与师生家长亲密互动的关系,共同传播和分享学 校学习生活的美好点滴,也欢迎社会各界关注我们、给我们留言! (宝安实验学校官方微博:http:/ ) 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图 1) (图 2) 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 2012 年第 8 期(总第 104 期) 3 2.我区机器人队勇夺四项

7、全国一等奖,并获得参加 2012 年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资格。 由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师范专业委员会和成都市 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于 7 月 20 日至 23 日在成都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 香港、 台湾等地 400 多支队伍约 2000 多名青少年参加了本次大赛, 我区新湖中学机器人代表队在肖建渠、 周小江、赖晓青老师的带领下获得佳绩:队员孙莹、陈霖、彭锦庚同学协作获得中学组创意比赛一等奖、 邹雪、孙莹同学合作勇夺中学组舞蹈比赛一等奖,祝健同学勇夺中学组障碍比赛一等奖,另外我校申报的 全国教育基金机器人课题荣获全国课题一等奖

8、,共计荣获 4 项全国一等奖。 3.我区无线电队勇夺 2012 年全国青少年测向比赛三项全国冠军,共获 15 项全国一等奖,7 人次获得 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图 3) 8 月 4 至 8 月 15 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主办的主题 为“追逐阳光,奥运同行”的 2012 年全国青少年测向比赛在广州成功举办。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 型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王国琪、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王龙龙、广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陈绍康、广东省 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等领导出席了本次开幕仪式。来自全国 200 多支代表队、3000 多名参赛选手参加本 次大赛。 新湖中学无线电代表

9、队再次代表深圳市参加该项盛事,在周小江、李森两位教师的共同带领下,我校 无线电队健儿们不畏强手, 勇夺少年组 1.44MHz 短距离测向男子个人冠军; 少年组 3.55MHz 短距离测向女 子团体第六名(一等奖);少年组 1.8MHz 短距离测向女子团体冠军;少年组 1.8MHz 短距离测向女子个人 冠、亚、季军;少年组男子全能第三名,共计荣获 15 项全国一等奖。另外我校李森老师荣获全国优秀辅 导教师(全国共 10 位老师获此殊荣),由于我校成绩突出,被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 风尚奖”(每项全国共 10 个单位获得)。 (图 3) 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 201

10、2 年第 8 期(总第 104 期) 4 福永街道中心小学 刘恩怀 学校概况学校概况 宝安区福永街道中心小学创办于 1927 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公办小学。学校现有 36 个教 学班,教师 108 人,学生 2000 多名。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观,践行“让学校成为师生实践、健康成长的乐园”的办学 理念,确立“区域性,示范性”现代化名校的办学目标。倡导“以情为导,以章为行”的管理思路,构建 和谐校园;运行“学习反思、科研兴校、激励评价”三大机制,建设“学习型、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 教师团队;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快乐、高效”课堂;创新德育工作,推行“和美健行”教育

11、理念, 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口,以欣赏、感恩教育为主线,培养和气扬善、自信乐观、好学力行、自强不息和 谐发展的人;以乒乓球项目为龙头,推动书法、三棋、粤剧、版画等特色项目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将信息化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蔡雄辉校 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 负责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对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指导。 主管教育教学的肖艳丽副 校长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规划的推进。教导处主任、后勤主任、信息组成员及各学科组长为组员,主要 负责信息化环境的建设、 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 为了实现信息化的持续发展,

12、 学校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同时, 着重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保障制度 、 信息技术培训制度 、 信息技术使用创新激励制度 。这些 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学校信息化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发挥持续不断的推动力。 由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学 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一、实现了多媒体化。全校各个教室、功能室均配置了多媒体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电子 白板、广播语音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这些设备的配置,优化了信息技术环境,基本实现了我校教 学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 二、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对外交流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学校在

13、区教育局大平台网站上建立了学校 的门户网站;开通了与中国电信合作下的家校通,作为学校与家长沟通,班级之间交流的平台。目前校内 网络共享资源有音频、视频、文字、图象、课件五大类,为教师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升,教育观念得到转变。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观念和能力 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信息化时代需要教师具有信息的理解力、选择力、批判力、收集力、处理力、生成 力和传递力。为此,学校认真落实信息技术培训制度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级各类 信息技术培训,还立足本校实际,对全校教师进行分层次、定内容、全方位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六 个方面:多媒体计算机

14、的基本操作技能、校园网的使用、电教基本设备的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 网络资源的运用、 电子政务管理平台的应用。 经过培训, 目前全体老师都能使用校园网络和外网获取资料, 存储上传资料。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潮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运用,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达 100%。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突破。在信息课程开设方面我校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均已开设信息课程,超 出了课程方案规定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全面、足量,为孩子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打开了一条通道, 为他们早日融入社会提供了帮助,各科目都实现了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效果良好,这学期王豪、孙静 学校风采学校风采 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 2012 年

15、第 8 期(总第 104 期) 5 二位老师参加全国电子白板录像课比赛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运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运用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教 育信息化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将信息技 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教育的难题,提高教育的效益,始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 的核心任务。我校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以人性化课程为基础,着力探索学科课程整合 的模式,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生的特殊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激活网络教研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市、区网络资源大平台,特别是宝安区优质视频点播网,鼓励 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观看学习,借鉴方法。教师通过观看优质录像课并进行评析来提升自己,另外通过学校 自主开发的教师博客,教师撰写研究日志、教育叙事和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