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吸氧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259747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吸氧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正确吸氧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正确吸氧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正确吸氧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正确吸氧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吸氧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吸氧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吸氧法1.单侧鼻导管法:连接鼻导管于玻璃接头上,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气流量;将鼻导管插入冷开水药杯中,试验导管是否通畅,并润滑鼻导管;断开鼻导管与玻璃接头,测量导管插入长度(约为鼻尖到外耳道口长度的2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和面颊部,连接鼻导管与玻璃接头,观察吸氧情况。2.双侧鼻导管法: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使用时将双侧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氧流量,擦净鼻腔,将导管插入双侧鼻孔内深约1cm,用松紧带固定。3.鼻塞法:将鼻塞连接橡胶管,调节氧流量,擦净鼻腔,将鼻塞塞于1只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勿深入鼻腔。4.漏斗法:将漏斗与橡胶管连接,

2、调节氧流量,置漏斗于病人口鼻上方约13cm处,固定。5.面罩法:置氧气面罩于病人口鼻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管连接于面罩的氧气进孔上,调节氧流量至68Lmin.6.氧气帐法:用特制的氧气帐或透明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为病床的一半,下面塞于床褥下,将帐幕封严。使用时病人头胸部在帐内,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导管人帐内,氧气流量1020Lmin,帐内浓度可达60%70%,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内原来浓度。7.氧气枕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夹以调节流量,使用时将枕内灌满氧气,橡胶管接上湿化瓶导管;调节氧流量。(一) 适应症

3、1、 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 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 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 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5、 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患病员、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 准备质量标准 1、 着装整洁。 2、 用物准备 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橡胶管,清水一碗。 检查鼻导管及氧气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环境是否安全。 口述吸氧适应症。 (三)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 装表 先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以冲气门上灰尘后关上。 按氧气表并用扳手旋紧。 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

4、。 检查小开关是否关好,开总开关,再开小开关,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小开关待用。 2、 输氧 将装好的氧气与吸投送用物带至床旁,向病员说明目的以取得合作,使病员卧于舒适位置,备胶布两条(均为五厘米),用湿棉签擦净鼻孔。 量鼻导管长度(耳垂至鼻尖2/3),用一胶布做标记。 连接鼻导管,打开小开关调节好流量,将鼻导管前端放于清水中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并达到湿润的目的,然后沿下鼻道轻轻插入若无呛咳即固定(鼻翼、面颊部),记录开始用氧时间。 密切观察缺氧改善状况。 停氧时轻轻撕去胶布拔出鼻导管,关小开关关总开关再开小开关放出余气关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整理单位,将用物归还原处。 (四)

5、 终末质量标准 1、 装表动作迅速,符合操作规程。 2、 输氧操作熟练,关心体贴病员。 3、 口述输氧注意事项。 4、 根据病情调节流量。小儿1-2升/分,严重缺氧4-6升/分。 (五) 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筒应置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米,暖气1米,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 2、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嘏损伤肺部组织。 3、 在用氧中,经常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

6、,是否通畅。持续用氧者应每日更换导管1-2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刺激。 4、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公斤/平方厘米时,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5、 对未用或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于及时调换氧气筒根据医生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可根据不同的活动状态及血氧饱和度增减氧流量,以保证患者的氧气需要。原则是保证患者在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 每日湿化瓶更换蒸馏水并消毒湿化瓶。湿化瓶内蒸馏水量一般在1/2-2/3之间即可,但如果患者吸氧量较大,湿化瓶内蒸馏水水量应1/2,及时添加即可,因氧流量相对于较大时,水泡容易

7、溅起,容易使蒸馏水进入吸氧管,吸氧湿度较大,会导致痰液增多,刺激咳嗽。 吸氧管及时更换,以免藏污纳垢,引起感染。 密切观察血压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可用家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下降可能系压力过高或通气量大;指(趾)甲、口唇、耳垂颜色变化可提示缺氧的改善状况。 监督患者吸氧情况,认真在医生指导下做好患者的氧疗。 吸氧的好处 一、吸氧可缓解心绞痛、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心绞痛是因急性心肌缺氧所致,心肌持续缺氧30分钟以上者,可造成心肌梗塞的发生,是病人瘁死的一大危险因素。定期保健吸氧或病发时吸氧可预防或缓解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为治疗争取时间。 二、吸氧可预防瘁死型冠心病:瘁死型冠心病因发病特然而使人防

8、不胜防,其发病前往往有持续的轻度脑闷、气急、情绪异常或心率混乱,若在此时能辅以氧气治疗可以起事半功倍的疗效。 三、吸氧对哮喘病有很好的治疗:哮喘病是由于支气管年痉挛等情况而使肺泡与外界的换气功能减弱而引起的,吸氧可提高肺泡内的氧浓度,有助哮喘的缓解。 四、吸氧可有效治疗肺气肿、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所列病历皆因严重缺氧所致,吸氧能减缓病人缺氧症状和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比单独用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五、吸氧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效果:现在研究表明,,糖尿病同机体缺氧有关。糖尿病人毛细血管压明显偏底,导致组织细胞不能充分获氧,导致细胞功能和糖代谢的障碍。因而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氧疗已愈来愈引起医疗界的重视.

9、 六、吸氧对健康人士可起保健作用:由于大气污染目益严重、空调的普通便用,定期吸氧可清洁您的呼吸系统,改善内脏功能,提高人体综合免疫力,以预防各种疾病。 1、以保健为目的的吸氧流量不要大于3升/分钟,一天使用时间的总和不要超过1小时。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一般认为吸氧浓度60%,持续24小时以上,则可能发生氧中毒。2、在急性呼吸衰竭氧气可以抢救危重新生儿的生命,却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视网膜病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黄建萍介绍,出生后需要吸氧救助的通常为早产儿和低体重婴儿,早产儿因血管发育不完全而出现呼吸窘迫,需要人工给氧,这已成为抢救早产儿生命的常规手段。不过氧气在救命的同

10、时也有其副作用,因为婴儿正在发育的血管对氧气很敏感,长时间高流量、高浓度的氧气会使不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内皮损伤、阻塞,引起一系列眼底血管增殖性病变甚至失明以及肺损伤等副作用。如呼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呼吸抑制等,必须分秒必争地使用高浓度或纯氧进行抢救,但不宜长期使用,以防止氧中毒或其它并发症。我们的肺部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充满在常压下很难被肺部吸收的氮气等来维持和外界大气压的平衡,当吸入高含氧量的空气时,肺泡中的氮气含量逐步下降,可能出现氧气被肺泡吸收而导致肺泡内部压力下降引发肺不张。 3吸氧过度可致胎儿失明现在很多孕妇过于依赖吸氧,动不动就吸氧,而且量比较大

11、,然而过度吸氧会对胎儿的视网膜产生不良影响,曾经有新生儿因此而失明的。因此孕妇吸氧不要太多,只有在缺氧情况严重时才吸,一次吸20到30分钟足够了,一天最多吸氧两次4、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使病情恶化,一般应给予控制性(即低浓度持续)吸氧为妥;在慢性呼吸衰竭失去代偿时,吸氧必须考虑血氧分压的增加,血氧分压太高可以削弱颈动脉窦对呼吸中枢的反射性刺激,从而减少通气量,有加重二氧化碳潴留的可能。所以要谨慎用氧。 3、氧疗注意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内保持37温度和95%100%湿度是气管内粘液纤毛系统正常清除功能的必要条件,故吸氧应通过湿化瓶和必要的加温装置,以防止吸入干冷的氧气刺激损伤气道粘膜,致痰干结和影响纤毛的“清道夫”功能。 4、防止污染和导管堵塞,对鼻塞、输氧导管、湿化加温装置,呼吸机管道系统等应经常定时更换和清洗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吸氧导管、鼻塞应随时注意检查有无分泌物堵塞,并及时更换。以保证有效和安全的氧疗。 总之,在吸氧时应注意氧气的不恰当应用也有副作用,尤其是对于病人而言。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