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6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58937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6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6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6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6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6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6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6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要点研析突破,要点一,要点研析突破,例1 (2015天津卷)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B)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3 mgL 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 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要点研析突破,解析:圆环在下滑的过程中,圆环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而圆环的

2、机械能并不守恒,A项错误;在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为零,因此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即Ep=mg(2L)2-L2=3 mgL,B项正确;圆环下滑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先减小,加速度方向先向下且减小,后向上且增大,到最大距离时,向上的加速度最大,此时环的合力不为零,C项错误;由于圆环重力势能、圆环的动能加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为定值,因此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D项错误. 【失分警示】本题易错选A,错误地认为圆环只受到弹簧的弹力和重力做功,因此机械能守恒,这是对守恒条件理解错误,守恒条件中的弹簧的弹力应是系统的内力,包括重力也是环与地球系统的内力.

3、 感悟提升:分析一个物理过程机械能是否守恒,一定要看条件.关键是分析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力参与了做功,这一力做功使什么形式的能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要点研析突破,1.(多选)(九江市一中二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O处有一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B球由水平位置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BC) 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C.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解析:B球从水平位

4、置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受重力和杆的作用力,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但机械能不守恒.A球在B球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由于A、B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A球机械能增加,B球机械能减少.所以B、C选项正确.,要点研析突破,要点二,要点研析突破,要点研析突破,例2 (2015福建卷)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B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BC段是长为L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

5、 (2)若不固定小车,滑块仍从A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滑入BC轨道,最后从C点滑出小车.已知滑块质量mM/2,在任一时刻滑块相对地面速度的水平分量是小车速度大小的2倍,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滑块运动过程中,小车的最大速度大小vm; 滑块从B到C运动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s.,要点研析突破,思维导引 只有物块滑下过程,物块与轨道间弹力是否做功,物块机械能守恒吗?物块滑下而轨道向左运动过程中,物块与轨道间弹力是否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吗?物块进入BC段后,摩擦力做什么功,系统机械能守恒吗?,要点研析突破,解析:(1)滑块滑到B点时对小车压力最大,从A到B机械能守恒 mgR=1/2mvB2

6、 滑块在B点处,由牛顿第二定律 N-mg=mvB2/R 解得N=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 N=3mg (2)滑块下滑到达B点时,小车速度最大.由机械能守恒 mgR=1/2Mvm2+1/2m(2vm)2 解得vm= ,设滑块运动到C点时,小车速度大小为vC,由功能关系 mgR-mgL=12MvC2+12m(2vC)2 设滑块从B到C过程中,小车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 mg=Ma 由运动学规律 vC2-vm2=-2as 解得s=1/3L 答案:(1)3mg (2) 1/3L 感悟提升:熟练应用解题步骤,掌握解题思路,有助于建立解决机械守恒类问题的模式,易于提高解题效率.其解题步骤,可以简

7、单归纳为“定对象(明确是单个物体还是物体系)、查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找两态(明确两个状态)、建等式”.,要点研析突破,要点研析突破,例3 (2016黄冈中学三模)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该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2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1)如图甲所示,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下滑了位移x=1 m后到达P点,求滑块此时的速率. (2)如果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与另一个质量为M=2.7 kg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绳恰好水平,其长度L=5/3 m(如图乙所示).再次将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求滑块滑至P点的速度大小.(整个

8、运动过程中M不会触地,sin 53=0.8,cos53=0.6,g取10 m/s2),要点研析突破,(3)本题中若直杆和细绳足够长,试求滑块沿杆下滑的最大距离xm. 思维导引 用绳将两物块系住后,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两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吗?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吗?滑块向下滑的终极状态是什么? 解析:(1)设滑块下滑至P点时的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xsin 53=1/2mv12 解得v1=4 m/s,(2)设滑块再次滑到P点时速度为v2,M的速度为vM,如图. 将v2进行分解得:vM=v2cos ,绳与直杆的夹角为,由 几何关系得=90,vM=0,再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L(

9、1-sin 53)+mgxsin 53=1/2mv22+0,解得v2=5 m/s (3)如图所示,设M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M,则有 (HM+L)2=(xm-x)2+(Lsin 53)2 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mgxmsin 53-MgHM=0 可求得:xm=6.127 m 答案:(1)4 m/s (2)5 m/s (3)6.127 m,要点研析突破,要点研析突破,要点研析突破,速效提升训练,1.(2015四川卷)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A ) A.一样大 B.水平抛的最大 C.斜向上抛的最大 D.斜向下抛

10、的最大 解析:由释放点到落地点过程忽略空气阻力,由动能定理得mgh=1/2mv2-1/2mv02,下落高度h与初速度大小相等,所以落地的速度大小相等,所以A项对.,速效提升训练,2.(多选)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 B.A球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 C.B球向左摆动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 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

11、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速效提升训练,解析:因A球质量大,处的位置高,图中三角形支架处于不稳定状态,释放后支架就会向左摆动.摆动过程中只有小球受的重力做功,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选项B正确,选项D正确.A球到达最低点时,若设支架边长是L,A球下落的高度是1/2L,而B球上升的高度也是1/2L,又mAmB,由机械能守恒知此时A球速度不为零,选项A错.当A球到达最低点时有向左运动的速度,还要继续左摆,B球仍要继续上升,因此B球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比A球的最高位置要高,选项C正确.,速效提升训练,3.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C) A.2R B.5R/3 C.4R/3 D.2R/3,解析:设A刚落地时,A速度为v,对A、B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AgR-mBgR=1/2(mA+mB)v2 设B此后还能上升h,则对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Bgh=1/2mBv2 由已知mA=2mB h总=h+R 解得:h总=4R/3.,速效提升训练,速效提升训练,速效提升训练,速效提升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