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综3月月考 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53114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文综3月月考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文综3月月考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文综3月月考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文综3月月考 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文综3月月考 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文综3月月考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文综3月月考 试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山东省枣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文综3月月考试题 20170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52分。按题号顺序依次涂在在答题卡。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人类为满足其需求而利用的所有生物生产性土地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其中包括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渔业用地、提供林木产品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的林地。下图是中国生物承载力进口图示。回答12

2、题。1、图示中具有较多生物承载力出口到中国的国家或地区具备的共同特点是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B.国土面积广大 C.人均生态资源量丰富 D.地形平坦、气候条件优越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升我国生物承载力的是A.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福利,加快大城市建设步伐 B.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C.加大工业发展步伐,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D.禁止开发生态用地,保育与发展自然生产力读上海市某地区某一工作日(图5)与周末(图6)的手机定位数据,回答34题。3、本区域流动人口的特点是A.5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小 B.8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大 C.18点前后人口流动持续减少 D.人口流动量周末大于工作日4、该

3、地区主要是A.工业区 B.居住区 C.商务区 D.旅游区下图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56题。5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劳动力日趋紧缺6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四B新疆C河南 D江苏7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右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读甲、乙

4、、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第8题。 8关于图中四地人口状态,正确的是 A 丙地劳动力不足 B乙地为发达国家 C甲地教育压力大 D丁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9.下列国家或省份中,依次代表图中的、的一组是A上海河北山东天津B美国德国阿根廷埃及C科威特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德国D河南江苏 四川广东10.图中的、四点中,最有可能代表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的点是A点 B点 C点 D点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1,完成11-12题。图111图5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图5A B C D1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

5、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读某地区城市规划图(右图),回答1314题。13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A平原B山区C高原 D丘陵14图中信息显示,城市的服务功能A沿铁路线较强 B沿干道较强C沿环路较强 D区域内一样强右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 B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D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16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处适宜规划建设化

6、工厂交通便利 C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处适宜规化建没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某城市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出该市的“热岛效应”现象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1718题。17.若甲图的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A建筑物面积BCO2排放量 C工业化程度D街道数量18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季节、时段城区与郊区的温差有所不同(如乙图所示)。从图 中可看出城区与郊区的温差A冬季大于夏季 B午后大于夜晚C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大 D冬季小于夏季右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19图例、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A商业区、文化区 B住宅区、行政区C住宅区、商业区 D行政区、文化区

7、20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A巴西东南部 B我国东部沿海C印度半岛 D澳大利亚西南沿海21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C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近几年,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元/平方米),完成2223题。 22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8、 23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B地势平坦,工厂林立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 D附近公路干线交会,交通便捷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24题。 24按城市化的进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右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25题。 25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A 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B 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C不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D车站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低近年来,北京在人行道改造工程中,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给城市带来了环境效益。回答26题。26城市中

9、以往多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料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是阻断了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 使城市固体废弃物增多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 提高了城市空气和地面的干燥程度 A B C D读我国某城市19792003年年末从业人员数及生产总值图,回答2728题。27下列对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C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28目前该城市产业发展正逐渐丧失的区位优势最可能是A地租 B技术 C市场 D资金29货车司机任某不同时间在同一路段,因为相同的违法行为被处以不同额度的罚款,他对此感到不满,便将几张罚单传到市长信箱。市政府对此高度

10、关注,不久便出台了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定,细化了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任某将罚单传到市长信箱是()A政府开展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 B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C公民按照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D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30随着一批与民生有关的新规新政开始实施,表明在新的一年里,人民群众将享有更多的福祉,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更切实的保证。这说明()A人民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B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C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D我国公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3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

11、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A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 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别 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32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某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改无目标的“海选”为有组织的直选,“自荐直选”被列为选举方式之一。据统计,全省88.2%的村采用“自荐直选”方式,受到村民的欢迎。这反映了()通过创新选举方式,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通过改革选举方式等途径,健全基层民主我国公民享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日益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

12、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A B C D33下列关于漫画广场“武”(作者:蒋跃新)的说法正确的是()权利是相对的,人们在跳广场舞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权利是神圣的,享有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社会成员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场“武”就可以避免A B C D34从2014年10月1日起,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传统养老制度把城镇从业人员分为三六九等的不合理做法。这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改革有助于保障广大人民的经济权益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公民在政治权利方面平等地享有基本的民主权利A B C D35某社区老年人较多,但没有老年人文化和娱乐活动场所,这一问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该社区的几名中学生联名向社区居委会提交了一份“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同学们的做法是()A按照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