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主题队会-六(2)中队队会

上传人:jct2****808 文档编号:61252437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主题队会-六(2)中队队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主题队会-六(2)中队队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主题队会-六(2)中队队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主题队会-六(2)中队队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主题队会-六(2)中队队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主题队会-六(2)中队队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主题队会-六(2)中队队会(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珍爱生命 预防艾滋病,六(2)中队队会,内容,1、 了解艾滋病 2、艾滋病现状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4、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 5、艾滋病的预防 6、世界艾滋病日,什么是艾滋病(AIDS),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

2、在昆虫体内存活。,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 人群分布 流行现状,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1、我国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增加。截止2006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 2、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和性传播是主要途径,分别占37.0%和28.0%。 3、经性途径感染呈上升趋势。 4、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严重。,北京市艾滋病疫情,截止到2006年10月底,北京市累计报告

3、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462例,其中北京市居民686例、外省份居民2634例、外籍人员142例。 今年1月至10月,北京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33例,其中北京市居民130例、外省份居民491例、外籍人员12例。 北京市艾滋病疫情居全国第7位。,时间分布,散发期(1985-1988):198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局部流行期(1989-1994) 广泛流行期(1995-至今),地区分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已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疫情在地区分布上仍然很不平衡,感染人数最多的省份为云南,其次为新疆,广西,广东,四川及河南。我国西南、西北

4、部地区HIV感染者主要为吸毒人群,中部地区以流动人口、有偿供血员等为主,而东南部沿海地区及大城市主要以性病病人、暗娼等为主。,人群分布,HIV感染人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6:1。青壮年依然是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2029岁年龄组占的比例最大,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感染途径以经血传播为主,主要是静注毒品,其次是经性传播。,流行现状,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的情况十分严峻,现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增长速度每年都在30%以上,这样算现在是100万,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就有可能达 到1000万。,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性途径传播 血液途径传播 母婴途径传播,感染

5、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血液途径传播,静脉注射吸毒 接受血液或血制品 医源性感染,问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急性HIV感染期 无症状HIV感染期 艾滋病前期 艾滋病发病期,急性HIV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急性HIV 感染引起的皮疹,急性HIV感染 淋巴结肿大,无症状HIV感染期,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可达15年以上,平均5-7年。,艾滋病前期,无症状感染期以

6、后,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淋巴结肿大,除了腹股沟部位外,至少还有两个部位以上(腋下、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无痛、不黏连,持续3个月以上而原因不明。伴有体重减轻、周期性发热常持续数月,出现皮肤粘膜损害,可发生单纯性泡疹、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等。,艾滋病发病期,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人。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艾滋病的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国家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当国家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

7、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HIV(+),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什么叫做“窗口期“?,窗口期,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6周到6个月,平均为3个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人,HIV感染者艾滋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

8、性。 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艾滋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可以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虽然有几种药物和治疗方案,如“鸡尾酒“疗法,能够治疗与艾滋病有关的感染,抑制感染者体内艾滋病病毒的增殖,但这些药物不能消除感染者体内的病毒,不能治愈艾滋病,只能推迟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延长患者的生命。,感染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对儿童的危害,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预防性传播途径上最可靠的做法:,A

9、B C Abstinence禁 欲 Be faithful忠 诚 Condom洁身自爱,什么是毒品?,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预防措施,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预防措施,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意外出血?,如果感染者在家里或在学校、工作场所发生出血,无论在为他进行包扎还是清理环境时,首先要注意避免皮肤直

10、接接触血液。可以带家用橡胶手套,如果没有手套,可以用其他遮盖用品(如一厚叠纸巾)来保护皮肤。可以用能吸水的东西(如布、纸巾或锯末等)来清理血液,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在清理血液或其他体液后要用肥皂洗手。,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卫生组织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其目的: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

11、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红丝带的含义,红丝带的由来: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 红丝带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小结,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

12、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6、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思考题,1、爱滋病的传播途径有那些? 2、怎样预防爱滋病?,珍爱生命 预防艾滋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病毒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