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 8_6 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50147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下册 8_6 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 8_6 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 8_6 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 8_6 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 8_6 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下册 8_6 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下册 8_6 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地球形状、

2、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全球气温年平均分布图”,世界一月、七月气温平均分布图,提出疑问:世界各地在同一时间气温是不一样的,而且同学们生活的地方气温也有一年四季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师: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 生: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师: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 活动: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早上影子长,气温低;中午影子短,气温高。)演示:观察手电筒照射到黑板上

3、的情况,比较直射与斜射照射面积的大小和明亮程度直射时照射的面积小但明亮度大。做一做: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观察每条光线与球面交角的大小。(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时,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高低不同。)讨论:假如地球不是球体而是平面,太阳照射时,各地照射角度的大小有区别吗?各地的气温高低会有不同吗?小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低,太阳辐射弱。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内各地太阳高度角不同,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气温高低不同。举例展示:展出幻灯:NO。1哈尔滨雪景 树挂。由于气候

4、冬季严寒漫长,植被积雪很多,形成一大奇观,即有名的树挂。又叫银枝、冰花,由水汽遇冷凝结于树枝而成。展出幻灯:NO。2哈尔滨冰雕/北国之冬,自有北国情趣。“冰城”哈尔滨的冰雕就风采独特,奇妙异常。假如我们现在在哈尔滨,我们也去松花江取冰,带着冰坐飞机,从北国之冬飞入南国之冬,去看看海南岛的冬季风光。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所取的冰到海南岛是否完好无损吗?为什么?(结论:冰化了,因为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展出幻灯NO。3海南岛椰林。著名的热带经济植物,因台风频繁,岛上的椰树东倒西歪,造成了独特的“醉汉林”景观。设疑提问:南国之冬与北国之冬景观截然不同,北国风光是一片冰雪的世界,而南国风光却生机勃勃,

5、一片葱绿繁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思考回答:气温高低与纬度的关系: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承转:不仅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候有差异,而且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候也有差异。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1、自转多媒体演示地球自转(或者学生自行创作表演)观察由于地球的自转,北京地区一天当中,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讨论:由于地球自转,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气温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早晨比较冷,中午变热,睡起午觉之后最热,下午一直到晚上会变凉。想一想:当太阳照射地球时,世界各地会同时出现早上、中午和晚上的变化吗?(世界各地随地球自转出现昼夜交替,因而一天当中,彼此存在着差异。)2、公转电脑多媒体课件“地

6、球的公转”提出问题:地球在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观察:“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正是因为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所以同一地点在一年中太阳照射角度发生了变化,气温也发生了季节性的变化。)提问:太阳直射点总在什么范围之间移动?哪些地区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学生合作探究活动,完成下题:春分: 月 日,太阳直射在 ,北半球昼 夜 ;夏至: 月 日,太阳直射在 ,北半球昼 夜 ;秋分: 月 日,太阳直射在 ,北半球昼 夜 ;冬至: 月 日,太阳直射在 ,北半球昼 夜 讨论:你能说出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变化的原因吗?大家都来试一试。趣味探究:如果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世界

7、各地在一年中,还会有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还会有四季的交替吗?小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除赤道地区外,各地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变化,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中纬度地区也出现了明显的四季变化。拓展:你能说出北京(116.46E 39.92N)在5月1日和10月1日昼夜长短的情况吗?阅读:P.69正文,系统了解地球公转造成的影响.自主练习:完成“地球上的五带”知识,三道练习题.第二课时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请学生描述“夏天中午和晚上站在沙子上和水中的感觉”。(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去感知温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得出结论在亲身感受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

8、考:纬度相同的地方,哪个季节陆地上的气温比海洋上的气温高?哪个季节陆地上的气温比海洋上的气温低?海洋的高温月份和低温月份,比陆地出现的早还是迟?学生讨论回答进一步深入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涉及到“热容量”这一物理知识,学生较难理解,可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探究。点到即可,同时告诉学生学科间是有联系的。设置情境,让学生领会不同地方(海洋与陆地、山麓与山顶)气温的不同。四、地形与气候演示实验:器材:电吹风(吹冷风表示有冷气流经过,吹热风表示有暖气流经过)、挡板一个(代表山脉)、温度计两支、蜡烛两支(代表太阳辐射)。步骤:请四位同学上来读数。挡板放中间,温度计放两边,先把电吹风调到冷风挡,然后请两位观

9、察员读出各自的度数,再把电吹风调到热风挡,两位观察员报出度数。关掉电吹风,点燃两支蜡烛并放在挡板的一侧,请观察员报出度数。学生总结现象。(通过演示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师: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长驱直入,使山脉两侧的气温不同。山脉也会阻挡太阳的辐射,影响山脉两侧的温度,一般而言,山地的阳坡温度高于阴坡。投影:南美洲地形图以及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的植被景观。(播放投影片,学生可一目了然地看出东西两侧的植被差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思考讨论:纬度相同而且都靠近海洋,为什么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植被会出现不同的景观?(山脉的南段处于中纬度地带,一年

10、四季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的水汽,受山脉的阻挡,迎风坡形成大量的地形雨,而东侧却处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水)举例展示:赤道南侧坦桑尼亚东北部乞力马扎罗山(5895)为非洲第一高峰,山麓地带白昼气温可高达50,山麓到山顶生长着热带、温带、寒带植物,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喊难见到它的真面目。设问:为什么在地处赤道,气候温热,绿树浓郁的热带地区,竟会有终年积雪的地方呢?讨论,形成结论让有爬山经历的学生谈爬山的感受,并通过课件图片展示,讨论山麓和山顶气温的不同,得出结论: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五、人类活动与气候展示“城市热岛效应示

11、意图”,学生交流城市与农村的气温情况,以潍坊与学校为例:潍坊:人多,呼出的CO2多;水泥地吸热快;植被少;汽车多,排出的尾气多(CO2、SO2等);高楼多,风速小,影响散热;冰箱多,会排出大量氯氟化合物。学校:人口少;泥土吸热比水泥地稍微慢点;车少;高楼少,风速大,散热快;植被较多小组抢答: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青岛的年降水量比呼和浩特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很少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教学后记:1、地球五带的相关知识如:五带图的记忆、每个温度带的特点及独特现象;2、气温和海拔关系的计算;3、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现象的区别;4、不同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5、海洋与陆地温度的差异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点。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