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 1_7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49859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7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7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7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7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7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7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上册 1_7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水的利用和保护(二)一、教材分析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全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和中国的水资源现状,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全球的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保护水资源是目前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问题,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同学们更好的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2.知道处理污水的几种常用方法,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技能。3.学会液态的过滤操作。4.初步学会利用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一

2、些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产生的原因。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污水处理的三种方法:沉淀法、 过滤法、蒸馏法。教学难点:粗盐精制的规范操作四、教学准备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资料,多媒体,烧杯、漏斗等过滤法用到的实验器材五、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 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亲自动手小组实验的方法,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处理突发事情的的能力,2.计算机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图片,直观、形象,大大提高教学的品质。3.情境教学:利用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学以致用。4.讨论、质疑、互动式教学 本节课多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交流,增强防

3、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六、设计理念本节课采用实验、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互动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三种净化水的方法,能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对水资源的保护。七、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先向学生展示海南美丽清澈的海水,再展示一些受污染的水环境图片,叫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欣赏两类不同的图片,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并全班交流。用强烈的反差图片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让 学生感受到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有多严重。水污染1.用“你们知道造成两种截然不同情境的原因何在”的提问引

4、出水污染的概念: 当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且造成了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就称为水体污染。2.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造成水污染的几条途径。3.用多媒体展示平常大家熟悉的几种水,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水才算是干净的,怎样才能得到干净的水,引出“水的净化”1.分小组讨论平常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水体污染现象以及造成的原因。2.小组讨论并相互补充得出水污染的几个原因:(1)、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2)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3)农业废水中含有化肥、农药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平常自己什么水可以喝,它们通过哪些过程后得到的。能通过思考、讨论、分析知道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以后能学以致

5、用,更好的保护水环境。水的净化三条途径1.向每个实验小组分发一杯泥浆水,叫学生思考讨论,如何用身边老师提供的明矾、滤纸、漏斗、铁架台等仪器得到一杯看上去洁净的水。2.对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进行的补充、引导,介绍净化水两种方法:沉淀法和过滤法3.介绍过滤法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1)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现操作要点(2)用多媒体再次向学生强调操作时的注意事项。4.在前面过滤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野外如何用砂石、木炭粉、棉花、可乐瓶等简单器材得到清澈的水。5.用多媒体辅助展示自制简易净水装置。6.展示学生刚才过滤后得到的“清水”,提问“这水干净了吗?能喝了吗?怎样才能得到更干净

6、的水呢?”引出“蒸馏法”7.用多媒体展示蒸馏法的装置和操作要点,介绍各部分仪器的用途和使用的主要事项。8.引导学生比较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中哪种净化效果最好。引出纯净物的概念。1.分小组探究,设计出实验方案,如何进行水的初步净化。2.在老师的指下进行实验操作:(1)先进行沉淀法操作:静置沉淀和加絮凝剂沉淀(2)进行过滤操作3.掌握过滤操作时的要点,做到“一贴二低三靠”4.讲述如何自制一个简易的净水装置。5.讨论过滤后的水为什么不能喝,如何才能得到能喝的水。6.学习水净化的第三种方法:蒸馏法。掌握实验操作时的一些注意事项。7.观察经沉淀、过滤、蒸馏后的水,比较后得出结论:蒸馏后的水最洁净,可以

7、直接饮用。掌握纯净物的概念: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蒸馏水就是一种纯净物。1.实验操作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实验又能提高合作能力,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能加深记忆,更好的掌握知识,学会过滤操作。2.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知识巩固。3.掌握水净化的三条途径。4.通过比较,能得出纯净物的定义。探究:如何精制粗盐 1.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在前面掌握了过滤操作的基础上用实验桌上的器材精制粗盐,得到精盐。2.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指导、修正。重点强调结晶时的操作注意事项,3.用实物演示实验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巩固过滤操作,掌握结晶操作。1.回顾前面的过滤法操作,小组内讨论、探究、设

8、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粗盐的精制2.在实验操作时,掌握新的操作要点:如何进行结晶。前面已经掌握了过滤,这里就能很好的加以运用,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掌握了结晶的操作过程。自来水厂的水净化1.提问:你想知道你家里每天喝的自来是怎样净化 吗?2多媒体展示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示意图。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何得到纯净的自来水。考考学生的生活常识,以后能加强对课本以外的知识的重视。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新的知识?回顾新知巩固。作业布置课外实践:完成一个水体污染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内容:考察地点、时间污染情况记录、产生什么危害污染源的分析、建议整改措施完成课外实践活动

9、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八、板书设计 水的利用和保护(二)一、水污染当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且造成了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就称为水体污染二、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1.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2.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3.农业废水中含有化肥、农药三、水的净化:指将水与杂质分开或是在污水中制得干净的水1.沉淀法:把水静置,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 2.过滤法: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倾倒液体时,烧杯靠着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端; 漏斗紧靠接收液体的容器内壁;3.蒸馏法:蒸馏水中不再含任何

10、杂质,只含水一种物质,可直接饮用,这种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四、探究活动:怎样精制粗盐1.粗盐中可能有的物质:2.需使用的实验仪器:3.精制粗盐的计划:粗盐的溶解过滤滤液的蒸发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很多的差错,甚至也有个别组没有很好的完成实验,但大部分组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内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很好的完成了实验,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亲身实验,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相互合作的精神,还能让教师发现一些问题,有利于教学的改进。本节课的难点“粗盐的提纯”,在前面过滤法的规范操作下,学生就能很好的加以突破。学生对亲自动手做实验具有很大的兴趣,因此也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本节课我多次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把一些图片加以展示,更具有直观效果,让学生加深印象,尤其是蒸馏法净水,上课无法用学生实验加以完成,借助与多媒体也能较好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主要想倡导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改变师生的角色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