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49831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水的浮力 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各种有关物体浮沉方面的事例,认识到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2.通过学生实践掌握浮沉条件,激发学生寻求原因的欲望,体会研究方法,进而联系各种自然界的物理现象,通过比较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二、教材重难点重点:掌握物体浮沉条件难点:物体浮沉条件的运用,会运用浮力的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和辅助课件各一个,鸡蛋、塑料吸管;橡皮泥,密度计,水槽,水等四、教学方法课

2、程设计摆脱旧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真正体现从“课本”向“人本”转化的教学理念。课堂设计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激发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决定物体浮与沉的条件,并体会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的满足感和兴奋感。我们鼓励学生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橡皮泥等)来完成这一科学规律的探究,让科学从课堂和解题中走出来,和五彩缤纷的日常现象联系起来,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五、教学设计内 容 呈 现第二次备课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在不同密度的盐水中,观察

3、现象.A、从力的角度看物体浮沉条件当F浮 G物时, 上浮 当 F浮 = G物时, 漂浮当F浮 = G物时, 悬浮 当F浮 G物时, 下沉 平时常见到 木头 在水中会上浮; 石块 在水中会下沉 因为不同物质 密度 不同。猜测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跟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有关。例举生活中煮汤圆的过程以及浮在海面上的石油。B、从密度的角度看物体浮沉条件当物 液 时, 上浮;当物 液 时, 下沉;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条件:被研究的物体是实心的,而且密度均匀.(若被研究的物体是空心的,物体取平均密度)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把模拟密度计分别放入水中和盐水中,问:为什么将吸管放入不同的液体中,

4、液面所对的位置会不同?(因为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也不同)G F浮, G不变, F浮也不变, F浮液V排,液变大,V排变小。注意:密度计的下端装有铅丸或水银;密度计上所标的数值是纯数,这个纯数代表被测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下大上小,刻度不均匀)练习:把完全相同的三只简易密度计,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三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甲、乙和丙,则()A、甲=乙=丙 B、甲丙乙C、甲丙乙 D、三个容器中液面不一样高,无法判定2.关于轮船【实验】问:捏成一团的橡皮泥会沉入水底,而做成空心的橡皮泥却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根据上面实验,你能相出怎样才能让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更大些的方法吗

5、?做成空心的目的是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即把橡皮泥做成空心,它受到的重力没有改变,而因为空心的橡皮泥可以排开更多的液体,获得更大的浮力,从而使橡皮泥漂在液面。轮船也是如此,Titanic的沉没,进水。有多条载重线(吃水线),因为浮力的大小不仅与船只排开水的体积有关,而且和水的密度有关。练习:轮船由江河驶入海里:重力 ,浮力 ,轮船将 一些(填“上浮”或“下沉”)3.关于潜水艇【实验】注意观察:当注射器将气体压入玻璃球时,或将球内的气体吸出时,玻璃球内的水量和玻璃球沉浮的状态。 当注射器将气体压入玻璃球时,球内的水量减少,球(和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小,一旦重力小于浮力,球将上浮;反之,当注射器

6、将球内的气体吸出时,球内的水量增多,球(和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大,一旦重力大于浮力,球将下沉。4.鱼通过改变鱼鳔中的充气量,改变自身的体积、浮力使自己上浮或下沉。5.气球和飞艇采用充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的办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升空时平均 空气。用改变自身的体积,实现沉浮。如减小体积,则有F浮G球下降。课堂总结: 利用浮力的关键是调节重力和浮力的关系。(1)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如浸没水中的潜水艇)(2)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实现沉浮。(如轮船、鱼泡和气球)。学生作业:1. 科学作业本2. 课后阅读物体沉浮条件运用的相关知识第三次备课浮力问题的运用,用已学的相关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说潜水艇的沉浮、轮船从海里开回到江湖里,它们各自的变化等。在浮力问题的解答中,有四种方法:压力差法作为课外补充,让学生适当了解下,以不变应万变;第二种方法是称重法,结合实验掌握;第三种方法最为常规的方法,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计算;第四种方法最为灵活用物体沉浮条件去运用,即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物体所受重力等于浮力。这几种方法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