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49830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上册 1_3 水的浮力(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水的浮力1、 教学内容: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教材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存在、二力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水的密度、水的压强、浮力的存在以其阿基米德定律的基础上,对物体在液体中浮沉情况的研究,也是对前面学习有关力的知识的大集合。也为第四课时学习浮力的应用的储备知识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简单计算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单一的学习力的知识应该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

2、但是将这么多的力学知识综合起来考虑应用,具有较大的难度。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并试着推导出密度层面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2.会用物体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用浮力知识进行简单计算五、设计思路1.用演示实验“乒乓球三兄弟”在水中的三种不同状态引入,快速切入正题。然后通过演示实验:乒乓球在水中上浮的实验对乒乓球在水中的受力分析乒乓球上浮的原因鸡蛋在水中的下浮实验对鸡蛋在水中的受力分析鸡蛋下沉的原因引入悬浮的概念悬浮的原因总结“力”层面的物体浮沉条件2.对演示实验“乒乓球三兄弟” 的解密,总结“密度”层面的物体浮沉条件。3.运用

3、对演示实验“乒乓球三兄弟”的解密训练学生有关浮力计算的能力六、课前准备1.乒乓球三只(甲:不作任何处理。乙和丙分别有注射器注入体积不同的液体,使乙刚好能悬浮在水中,丙能沉入水底)2.量筒三个,剪刀、烧杯2只,鸡蛋一只七、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回顾1.习题:如右图所示,图丙中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牛,其方向是 .该物体的体积为 ,该物体的密度为 。量筒中的液体的密度为 。2.要求学生复述阿基米德定律,并说出阿基米德定律的表达式,3.强调F浮=液gV排液是阿基米德定律的推导公式,而非阿基米德定律的表达式。1.完成习题2.复述阿基米德定律及其表达式3.辨析阿基米德定律的表达式

4、和它的推导公式新题引入1.演示“乒乓球三兄弟”教师出示三个“乒乓球”(两个提前已用注射器注入了不同量的盐水),设置情景,三兄弟去河里游泳,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把球放入水中,结果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对了,一个“沉底”,一个潜泳,一个“仰泳”2.设疑:为什么?1.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乒乓球,一个下沉、一个上浮、一个停留在水中。2.学生猜想,说说自己的想法物体在水中上浮的原因1.演示:浸没在水的乒乓球浮上来了。抓住学生叙述的关键词,突出“静止”和“向上运动”2.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能向上浮的原因浸没在水的的乒乓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乒乓球由静止到向上浮,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根据“力能改变物体

5、的运动状态”,说明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3.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4.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乒乓球上浮后会怎样? 明确什么是“漂浮”5.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受力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1.描述老师做实验的步骤:浸没、放手说说实验现象:原来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上浮2.分析乒乓由静止到向上浮的原因3.总结结论4.静止在水面上,乒乓球一部分露出水面5.对漂浮在水面的乒

6、乓球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物体在水中下沉的原因1.演示:浸没在水的鸡蛋沉下去了。抓住学生叙述的关键词,突出“静止”和“向下运动”2.引导学生分析:鸡蛋会下沉的原因浸没在水的的鸡蛋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鸡蛋由静止到向下沉,鸡蛋的运动状态在改变,根据“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鸡蛋受到的重力3.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4.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鸡蛋下沉后会怎样? 鸡蛋下沉至底5.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物体下沉至底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同时受到容器底对物体的支持力,三个力满足关系:F浮+F=G物体下沉至底后,物体排开液体的

7、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物体下沉至底后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受力物体下沉至底后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1.描述老师做实验的步骤:浸没、放手说说实验现象:原来浸没在水中的鸡蛋下沉2.分析鸡蛋由静止到向下沉的原因3.总结结论4.描述现象:鸡蛋在水中下沉至底5.对下沉至底的鸡蛋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小结:受力层面物体浮沉条件1.提问:决定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还是下沉的因素是什么?2.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浮G时,物体上浮当F浮G,乒乓球上浮乙:因为F浮=G,乒乓球悬浮丙:因为F浮物时,物体上浮计算,巩固物体漂浮时的受力情况分析。2.放

8、手让学生自己计算并得出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液物 F浮G 物体上浮 最终:漂浮 F浮1=G液物 F浮G 物体下沉 最终:至底 F浮 G液=物 F浮=G 物体悬浮 能停留在液体中任何深度的地方.八、教学反思物体浮沉条件的教学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个知识要点,教学的深度把握较难。本课时在知识回顾的基础上,用“乒乓球三兄弟”这一熟悉又带有一点新鲜的演示实验,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且提出问题学习回答问题必备的知识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前呼后应。由于学生对于课堂中所涉及的实验都较为简单和熟知,所以没有安排学生分组活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分析和解释问题上来。课堂设计较为合理。由于学生浮力计算能力较差,在总结密度层面的物体浮沉条件时,消耗了较多的时间,致使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本课时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把受力层面的物体浮沉条件的教学和密度层面的物体浮沉条件的教学分二课时完成,留点空白,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解决分析浮力问题的能力。或者也可以把有关计算的数据简单化,以提高解题的速度,节约消耗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