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1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47116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1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1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1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1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1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案1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分两目:第一目“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介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情况和成就。第二目“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介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一个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以普通高等教育为龙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其中义务教育的普及既为高等教育输送大批生

2、力军,又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二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没有本课的具体要求。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创新求思能力和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导意义以及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有一定的难度。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美国有很多名牌大学,比如哈佛大学,说到哈佛大学,大家一定不陌生,说到“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可能许多人不理解。展示:哈佛大学图片一组哈佛大学

3、(Harvard University)创建于1636年,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声望最高的大学。教师:哈佛大学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早140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这不仅是指时间上的顺序,更是指哈佛在理念上形成美国的作用。展示: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哈佛大学当之无愧地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科研的主阵地,拥有数不清的“第一”。这里云集了各个专业领域最为出类拔萃的专家学者,其中不少是诺贝尔经济、化学、物理、医学奖得主和普利策奖获得者。从学校成立至今,共培养出6名美国总统、37名诺贝尔奖得主和32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专业奖获得者更是不计其数。在商界,全美前500

4、家大企业中的决策层领导约有2/3出自哈佛大学,比尔·盖茨、Lou Gerstner、坎尼斯·席诺特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南民族大学 马明霞教师: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强国,上述材料和美国第一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美国能成为第一的重要原因是高校发展。教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离不开教育发展,今天我们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方面一起来探寻改革发展中的教育。(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哈佛大学为话题,激发学生关注教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素养。)(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 基础教育,奠基工程展示: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

5、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为6年,普通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通常各为3年。教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同学们来讲一讲“三个面向”学教育发表讲话,提出中央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要从小学抓起,一直抓到中学、大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景山学校的老校长、书记、今年已接近80岁高龄的贺鸿琛老师这样回忆道:“真没想到,9月10日上班不久,我就意外地收到了从邓办送来的信封。打开一看,用我那略带山西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高声朗读:个会场先是安静极了,紧接着,热烈的掌声就雷鸣般爆发出来,群情沸腾,经久不息

6、,许多人激动地高声说:“再念一遍。”(设计意针的指导下,我国教育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强教育立法,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展示: 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义务教育法教师: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是义务教育?学生:1986年。展示: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我国义

7、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教师:那么九年义务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一共九年,小学6年,初中3年。教师:义务教育法有什么意义?学生: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设计意图:结合政治课的学习理解义务教育法的内涵和意义。)教师:穷国办教育的特点是我们最大的困难。偏远地区,学生由于贫困失学的现象仍有发生,怎么办?3.“希望工程”展示:希望工程20年学生:各抒己见。(设计意图:了解希望工程对普及义务教育所起的辅助作用,用自己的

8、语言抒发感受贫困孩子的求学精神,这是提升学生情感价值观,实现情感上的升华。)4.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展示:中美日三国相应情况对照表 科技实力比较表国家美国日本中国分值89.358.5732.8 符合科学素养条件人口比例表 国家美国日本中国占人口比例(%) 6.9 4.40.3教师: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对此我们该怎么办?学生:问题我国现阶段科技文化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对策,应该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展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战略?学生:提高劳动者素质要靠教育,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教师:为了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了“科教兴国”的发展

9、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哪些具体要求?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提供材料,设置问题,层层引导,循循善诱,开启学生思维,化解难点,理解科教兴国战略。)教师:1986年,我国通过并实施义务教育法,经过短短15年时间,到2000年底就基本实现了在85%的人口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为,过去10年中国的基础教育对全世界在小学求学的儿童从80%增加到84%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篇 高等教育,龙头工程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展示:2010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7个,

10、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316个。从资产规模来看,高校固定资产具备形态多样、种类繁多、数量大、价值高的特点,并且投资于各种形态固定资产的资金将会越来越庞大。2013-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教师:结合课文知识和上述材料,说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概况。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展示: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照片教师: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学位分三级:学士、硕士、博士。你知道他们的打扮所代表的学位吗?注意观察帽子。学生:学位帽的区别学士帽的流苏是黑色,硕士帽的流苏是蓝色,博士帽的流苏是红色。 教师:学位袍的也是区别:学士袍是黑色,硕士袍是蓝加黑,博

11、士袍是黑加红。展示: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在同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评出拟授奖项目,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教育部批准,现予以公布:全部 授奖项目:315项一等:117项二等:198项 其中自然科学奖:123项一等: 42项二等: 81项 技术发明奖: 59项一等: 28项二等: 31项 科技进步奖:124项一等: 47项二等: 77项 教师:据资料统计,至今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进入世界前200名。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差距。教育改革之路,任重道远。(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第三篇 教育改革,任

12、重道远教师:在2014年,全国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教育改革所取得的进展,并展望未来;不少专家和代表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展示:2014年全国代表谈教育图片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成就是巨大的,诚然基于国情,我们的缺憾也是存在的。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学生的和谐幸福,站的高一点,教育改革就会有很大收获。六课堂检测历史助学课堂达标七板书设计: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第一篇 基础教育,奠基工程第二篇 高等教育,龙头工程第三篇 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八教学反思:基于学生及本课的特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整合教材,分作三个篇章:第一篇 基础教育,奠基工程;第二篇 高等教育,龙头工程;第三篇 教育改革,任重道远。课文内容相对枯燥空洞,要使学生深入理导意义以及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补充了大量的资料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枯燥空洞的理论不感兴趣,而对新鲜事物和贴近自己生活的事物兴趣盎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