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46989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课 型:新授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教 具:多媒体课程内容: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掌

2、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及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教学重点:1黄海大战。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

3、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过程:回顾第13课内容。过渡:同学们,当我们再次回顾这些历史,每一次灾难都撼动我们的心灵,每一段耻辱都让我们铭记于心。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还有多少惨痛的经历令人深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段不应忘却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第一篇章:贼子野心危机海上来出示图片资料“日本地图”出示文字资料“日本国情” 岛国,人多,地少,市场狭小,资源缺乏。材料: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日本明治天皇教师:日本明治维新后有何变化?(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对外侵略扩张。)材料: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

4、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_大陆政策 教师:大陆政策的提出说明了什么?(使学生明确日本的野心是称霸世界,并且规划了侵略的具体步骤) 材料:日本加紧进行以中国为作战目标的扩军备战活动,“以五年为期作为准备,抓住时机,准备进攻。”材料说明了什么?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通过分析材料,教师总结:日本的目的是称霸世界,对于战争是蓄谋已久;而清政府则是军备废弛毫无防范,统治日趋腐朽。过渡:尽管清政府腐败不堪,然而不屈的中国军民却演绎了一场感天动地的英雄悲歌。第二篇章:烽烟四起攻掠急先锋对照地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说明:1894年7月,日军在丰岛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

5、。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教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了很多不屈的英雄,讲一讲甲午中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播放“邓世昌迎战敌舰” 视频教师:光绪帝曾为他写下挽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请回答:(1)假如你是此人,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会怎么做?(2)如何评价此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过渡)日本把侵略的目标首先对准了中国,而此时的中国国内的形势及清政府的态度又是如何呢?材料:日军进入朝鲜的军队,日益增多,清政府驻朝官员要求增派援军赴朝,李鸿章复电说:“我再添调,日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在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以后,李鸿章仍电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

6、切勿自我先挑衅”教师: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标志。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进而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思考:请看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想一想,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过渡:我我们惊叹英雄的不屈,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即使在艰难的岁月里仍能站立,我们又哀叹英雄的无奈,在那个时代,即使他们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第三篇章:城下之盟蚂蚁吞大象多媒体展示马关条约签订场景。伊藤博文: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将相。李鸿章: 内无量,外无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教师: 189

7、5年,李鸿章赴日本议和,并签下了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为什么说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我们一起来看它的内容。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马关条约和以往的条约相比,有什么不同?内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不同点割地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辽澎台及其附属岛屿增多赔款2100万元600万两1600万两2亿两,另3000万两赎辽费增加开口五口通商十口通商天津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深入其它协定关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准许华工出

8、国开设工厂新增 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内容危害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割地增多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刺激了列强的瓜分野心赔款增加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列强制中国的经济开埠深入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设厂新增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输出的需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来: 甲午中日战争后 民族危机加深;殖民掠夺升级;殖民地化加深;列强侵略加速;民族觉醒开始思考:甲午战争后社会上流传的一句诗:“台湾岛已割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今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了什么问

9、题?出示一组反映今天中国强大国立的图片作为背景,教师结束语:中日关系离和睦、和平、和谐还有漫长的路。甲午中日战争就是一面镜子,中华民族不可能再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因为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晚晴王朝。(联系钓鱼岛争端)贼子野心危机海上来板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烽烟四起攻掠急先锋城下之盟蚂蚁吞大象测验题目一: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测验题目二:完成历史助学第四课。教学反思:依据课程标准“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的要求,本课的设

10、计分为三部分,一是“狼子野心危机海上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及背景,二是“烽烟四起攻掠急先锋”系统的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三是“城下之盟蚂蚁吞大象” 简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赴日议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本课充分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从本课的教学立意到课堂设计,再到教师的语言表述,都紧紧地围绕着“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这一主题。三大板块环环相扣,情感的发展跌宕起伏,尤其是“烽烟四起攻掠急先锋”一目,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