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44144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拜佛() 抹杀() 脊梁()搽粉() 省悟() 脂粉()无稽() 诬蔑()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1)他们在前扑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2)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芒,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一词,表明当时国民党政府政治开明

2、,能够把国家的大小事务公之于众。B“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总”字刻画了一副妄自尊大的形象。C“只希望着国联”,“只”字刻画了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D“改为一味求神拜佛”,“一味”刻画了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形象。4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本文写于1943年,是鲁迅先生为批驳抗日前途悲观论调,鼓舞民族自信而写的一篇杂文,后收入且介亭杂文。B“正史”即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二十四史。C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意思是说:二十四史不是史书,而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罢了。D国联是“国际联

3、盟”的简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政府间组织。5“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句中的四种人分别指代什么人?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

4、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6作者列举了四种人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各举一具体人物及其事例,加以说明。(1)埋头苦干的人,如_,事例:_。(2)拼命硬干的人,如_,事例:_。(3)为民请命的人,如_,事例:_。(4)舍身求法的人,如_,事例:_。7“中国的脊梁”比喻什么?8第四段中加点的“脂粉”比喻_,“筋骨和脊梁”比喻_。9“状元宰相”指哪些人?“地底下”具体指什么?1

5、0第三段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多难兴邦2008年是中国不平常的一年。刚开年,南方一场大雪从天而降。电线冻断,水管冻裂,公路冻塌,铁路冻瘫。但温暖的心是冻不住的,全国紧急救灾,人们守望相助,“冻伤”迅速痊愈。3月14日,拉萨发生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但全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法律尊严的坚强决心,是任何力量也挑衅不了的,西藏和其他藏区很快恢复平静,喧嚣过去,雪山依然圣洁。奥运圣火在境外受到少数“”分子阻劫,西方有媒体幸灾乐祸。但世界期盼奥运,公道自在人心,全球华人空前地团结在一起,“爱我中华”的声音响彻云霄。汶川大地

6、震突如其来,“整个亚洲板块都感觉得到震动”。地震发生当天,胡锦涛总书记连夜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紧急部署救援,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昼夜操劳不息,走公路,搭火车,乘直升机,深入道路尚未打通、余震持续不断的地震灾区,查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救援人员。解放军下达“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进发”的命令,十万官兵、武警、民警迅速开进灾区;中国空军创单日运兵11 420人的我国航空史上最高纪录;伞兵冒死空降在山体还在塌方、大雨还在倾盆的最危险地带救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渡时艰!国内各界群众、台港澳同胞、世界华侨华人,为救灾自愿捐款的人们争先恐后;北京、成

7、都等地为救助伤者自愿献血的队伍排成长龙世界舆论的焦点顷刻转向中国的抗震救灾,无数事迹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传。华盛顿时报以“中国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为题,称赞“中国政府以有效和坚决的方式作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迅速反应”。美联社称“中国发生地震后,军队迅速的调动反映出中国领导层对实施高效救灾的重视,同时也向世界表明,在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期间,中国已准备好了随时应对任何突发事件”。温总理对着从废墟里救出的孩子们说的话语迅速传遍全球。“活着的人的努力,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我们相信这一代人,乃至子孙后代都会生活得越来越好。”路透社即时报道救援部队突破险阻挺进汶川的进展,日本每日新闻的标

8、题是:“女教师付出生命保护幼儿”是的,这就是中国中国的人民、中国的政府、中国的军队,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让他们低头!大灾就是大难。大难如大考,考验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领导力和执行力;如炼炉,熔炼出一个民族的脊梁和英雄本色;如学校,启示着一个民族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增长新的本领。多难兴邦。没有一个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帆风顺的。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必将更加强大,更加成熟,发展的脚步更加稳健,不会停滞。(选自2008年5月16日人民日报)11本文的中心论点:_。12文章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意在阐明什么?13文章第段引用世界舆论对中国抗震救灾的报道,证明_14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适合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9、()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表达交流15李铭同学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朋友们认为很有必要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请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的不同要求各写一句话,帮助李铭提高认识。(注意语言得体,不限字数)(1)用激励的语气:_(2)用规劝的语气:_(3)用批评的语气:_16(2008江苏盐城中考)新华日报2008年5月16日发表的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动一文写道:“在汶川抗震救灾前沿和后方,在千万名普通救灾者和受难者中间,新华社记者记录下了一个个普通的人和他们在危难之时发出的声音,

10、并从中感受到一种既平凡又伟大的力量。”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工作人员李亦纲说:“哪怕早到一分一秒,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损失。”地震灾区甘肃文县元茨头村村委会主任杨德明说:“我们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92岁的某军区干休所退休干部范永贵说:“我还能尽一点儿微薄之力。”为了清楚地了解灾情,更好地援助灾区,新盐中学初三(5)班学生接通了材料中的杨德明主任的电话,让你与他连线,你会对他怎么说?参考答案1答案:fmjchxnzhjw2答案:(1)句中的“扑”应为“仆”;(2)句中的“芒”应为“茫”。3解析:“公开”显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见不得人的事。答案:A4解析:C项仅从字面

11、意思来理解,不准确。二十四史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史书。答案:C5解析:理解重点语句的含意,需要结合背景和语境来理解。参考答案:“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6解析:首先要弄清这四种人各指哪些人,然后根据这些写出正确的人物和事迹。答案示例:(1)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2)陈胜吴广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3)杜甫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4)屈原为追求正义、真理而献身7解析:在理解“脊梁”本义的基

12、础上,联系背景和语境确定喻体。参考答案:比喻从古到今、推动历史前进的中坚力量。8参考答案:美化、伪装气节、操守、人格、品质等9参考答案:“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10解析: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可以先把这个词语去掉,品读句子的意味,然后加入这个词语再读,就可以分辨其中的不同,也就体会出了词语的作用。参考答案:不能。因为“简直”一词表现了作者对错误论调的强烈愤慨,去掉后,不足以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11解析:文章先用事例证明灾难多,但中国人用坚强战胜了它们,然后归纳出论点。参考答案:多难兴邦(或: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必将更加强大成熟,发展脚步更加稳健)12解析:论据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找出论据就可找到相关论证方法。参考答案:例证法,有力证明了灾难深重的中国,一定能战胜困难,走向胜利。13解析:世界舆论的报道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的不屈和顽强。参考答案:中国人民、中国政府、中国军队的英雄事迹传遍全球,任何困难也不能让中国低头。14解析:B项说的是在快乐安宁的生活中要有忧患意识;C项谈的是有骨气,有气节;D项指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