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31143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岳麓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隋朝 建立,581年,隋统一 南北,开凿大 运河,唐朝 建立,贞观之治,589年,618年,627年,641年,649年,605年,713年,8世 纪初,741年,821年,907年,唐蕃 会盟,繁荣盛世,金城公主入吐蕃,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关系,开元盛世,唐朝 灭亡,主题概括,总体特征:繁荣与开放、政治开明、各民族友好交往、 中外交流空前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统治时期:贞观之治(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政启 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唐玄宗) 重大举措:创科举、开凿大运河、创立三省六部制 民族关系:唐与吐蕃的交往(

2、文成公主、金 城公主入藏) 对外交往: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考点速记,考点1,隋朝统一,(识记),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是隋统一的基础) 2015衡阳27(2),考点2,隋唐科举制,(识记),2016株洲26(1)、2014株洲5、2014郴州4,创立:隋文帝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 的先河;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 成。2016湘潭3、2015邵阳5、2015衡阳5、 2014岳阳5、2014怀化38(1)、2014邵阳5,完善: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

3、士科。明经科 主要考试儒家经典(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 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侧重对时务能力的 考查),是做官的主要途径2016株洲26(1)。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 物。 僵化: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结束: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2014怀化 38(4) 意义2016株洲26(3):(1)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 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促进了社会公平;2016怀化4,(2)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 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3)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 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

4、会进步; (4)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 后各朝都相继沿用。,考点3,唐太宗和“贞观之治”,(运用),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做了皇帝, 627年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 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 观之治”2016郴州5。,3.唐太宗治国举措2016衡阳2 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沿用隋朝的三 省六部制,增加了宰相人数;合并州县。 大力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任命房玄龄 和杜如晦为相(“房谋杜断”),重用 魏征、李靖、李勣。 经济: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5、,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 教育:完善科举制度,大兴学校,发展教育。 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为“天可汗”;文 成公主入藏。2015岳阳31 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玄奘西行天竺。,唐太宗,4.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封建皇帝, 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关联速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 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秦始皇时期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隋炀帝时期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朝沿用隋朝 的三省六部制;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1954年确立我国 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在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邓小平针对香港

6、、 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考点4,女皇武则天,(识记),简介: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2015 湘西21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 展农业生产;首创武举和殿试。 评价:在她当权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 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 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武则天,考点5,“开元盛世”,(识记),2016娄底55(2),概况: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选拔德 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大力发展生,整顿吏治,严格执法,从而使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

7、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2015益阳2),史称“开元盛世”。2015怀化2,产,整顿吏治,严格执法,从而使社会稳定,经济空 前 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忆昔 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 出。”2015益阳2),史称“开元盛世”。 2015怀化2 表现:(1)农业:唐朝农业发展迅速,出现曲辕犁和筒 车2014湘潭2、2014衡阳27(2),全国耕地和 人口大大超过前代; (2)手工业:棉纺织业:北方善织绢,南方盛产 棉和布;陶瓷业:邢州的白瓷、越州的青瓷、巩 县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2016娄底3

8、2)都负 有盛名;,(3)商业:商业繁荣,唐朝都城长安是全国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考点6,唐与吐蕃的交往,(识记),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吐蕃:藏族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2016湘西31(1)、2016怀化41(1)、2015娄底31,3.两次和亲:(1)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2014湘西3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2015株洲5、2014郴州3、2014怀化25,唐蕃会盟碑,(2)8世纪初,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 尺带珠丹成亲,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 同唐 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4. 唐蕃会

9、盟 概况:821年,吐蕃与唐会盟。唐蕃会盟碑至今仍屹立 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意义: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吐蕃经济文 化的发展进步。 【关联速记】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发展:汉武帝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西汉西 域都护的设立,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北 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大融合;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金 城公主入藏,汉藏关系友好;元朝时,设宣政院,自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的管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在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立驻藏大臣、创制“金瓶掣签”制;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易错

10、易混】唐朝时,吐蕃还没有纳入中央政权的正式管辖。元朝时,设宣政院管理吐蕃,自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考点7,唐代的中外交往,(理解),1. 繁盛原因:(1)唐代国家安定、统一; (2)经济文化先进; (3)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 易,是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4)对外交通发达。,大食:唐朝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 拂菻:唐朝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 波斯:今伊朗 天竺:古代印度,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2016益阳22,2. 遣唐使 概况:从贞观年间开始的200年内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 唐使。 影响: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日 本,推动了

11、日本的社会变革(大化改新2014株 洲29(1),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2015衡阳6(4),3.鉴真东渡 概况: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至第 六次才成功。2016怀化43(1) 影响:传播佛教,2015邵阳17把唐 朝的建筑艺术(唐招提寺2014株 洲29(1)、医药知识、绘画等 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 杰出贡献。,2015衡阳6(4),【考点点拨】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传 播佛教文化,他们都是中华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也 说明了当时比较开放的社会风气。 【关联速记】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汉朝开辟的丝绸之 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唐朝玄奘西游天竺为中 印文化交流做出重

12、大贡献、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 交流做出重大贡献;明朝郑和下西洋促进我国与亚非 各国的交往。,4. 玄奘西游 概况:唐朝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影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他的大唐西域记 成为 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 历史、佛 教的典籍。,拓展提升,【异同比较】比较唐朝和清朝的对外政策和影响。,(1)继承隋朝的遗产,隋朝奠定了新的大一统的物质、 经济、政治和思想基础,人心思定,社会稳定。 (2)统治阶级善于用人和纳谏,采取有利于生产发展的 策略。 (3)初唐统治阶层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戒奢从简”, 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 (4)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为秦

13、汉以来走向僵化、没落 的中原文明体系、思想观念带来了清新的养分,再次激 活了中原文明的生命活力。 (5)加强对外交流贸易,促进经济繁荣。 (6)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归纳总结】唐朝兴盛的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 提。 (2)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先进的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的 繁荣。 (5)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认识启示】唐朝前期的盛世局面对当今更好地建 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启示?,聚焦湖南中考,命题点1 政治人物辨识 (2016湘潭3题)孟德斯鸠在

14、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的确立者是( ) A. 汉武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B,B【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者。通过题干材料中的“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可知该制度是科举制。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命题点5 中外交往 (2016益阳22题)请仔细观察唐朝对外交通路线 图,回答问题。(11分),(1)从上图中找出唐朝陆上丝绸之路向西能到达的两个国家。(2分) (2

15、)在上图中找出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从起点向东能到达的两个国家。(2分) (3)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友好交往频繁。请举出有关唐朝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各一例。(4分),天竺;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日本;新罗。,陆上:玄奘西游印度;(2分)海上:鉴真东渡日本。(2分),(4)古代丝绸之路举世闻名,现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请你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3分),“一带一路”有利于形成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建设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互利互惠平台;加快中国利用巨额外汇储备走出去的步伐,沿线国家将从中国投资中受益;有助于促进欧亚非大陆腹地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变全球经济政治的空间布局和活动方式及其流向,为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