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习题 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31104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习题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习题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习题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习题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习题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习题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习题 岳麓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聚焦湖南中考命题点1 政治人物辨识1. (2016湘潭3题)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的确立者是( )A. 汉武帝 B. 隋炀帝C. 唐太宗 D. 唐玄宗2. (2016衡阳2题)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

2、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 隋炀帝 B. 汉武帝C. 唐太宗 D. 唐玄宗3. (2015湘西21题)(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命题点2 科举制1. (2016怀化4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A. 禅让制 B. 世袭制C. 推举制 D. 科举制2. (2014郴州4题)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之一。下列关于科举制度演变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 唐朝时期逐渐完善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1

3、905年废除A. B. C. D. 3. (2016株洲26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即位,增设进士科,一般都说从此时起,科举制正式产生唐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注:主要考儒家经典)、进士(注: 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明书、明算等。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自元代定科举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明代相沿不改,又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清朝沿用明制而不变,直到光绪三十一年(年)推行现代学校教育,科举制度才被废除。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

4、征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赵嘏(唐)材料三 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

5、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35号)请回答:(1)完成材料一中空格、指代的内容。(2分)唐代明经科和进士科分别侧重考查哪些能力?(2分)(2)明朝时,科举考试规定“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这会带来什么问题?(2分)(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4分)(4)根据材料三、四,说说科举制度和当代高考制度的共同作用。(4分)命题点3 封建盛世辨识1.

6、(2016郴州5题)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 )A. 贞观之治 B. 贞观遗风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2. (2015益阳2题)益阳市中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法。“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A. 开元盛世 B. 光武中兴C. 康乾盛世 D. 贞观之治命题点4民族关系1. (2015娄底31题)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

7、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 遣唐使来华 B. 玄奘西游天竺C. 文成公主入藏 D. 鉴真东渡日本2. (2014湘西3题)2013年4月文成公主首演誓师大会在拉萨举行。该剧讲述文成公主克服艰难险阻入藏联姻,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故事。和文成公主联姻的是( )A. 铁木真 B. 尺带珠丹C. 怀仁可汗 D. 松赞干布3. 2016怀化41题(1)(1)唐朝时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民族称为什么?(1分)当时汉藏关系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任举一例2分)命题点5 中外交往1. (2015郴州6题)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

8、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A. 班超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2. 2016怀化43题(1)(1)古代史上,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时哪位高僧不辞辛劳,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1分)3. (2016益阳22题)请仔细观察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回答问题。(11分)(1)从上图中找出唐朝陆上丝绸之路向西能到达的两个国家。(2分)(2)在上图中找出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从起点向东能到达的两个国家。(2分)(3)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友好交往频繁。请举出有关唐朝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各一例。(4分)(4)古代丝绸之路

9、举世闻名,现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请你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3分)4. 2014株洲29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招提寺 日本遣唐使船(局部)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唐招提寺是谁设计和建造的?(1分)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会变革?(1分)命题点6 主题类(2014娄底4题)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统一国家的建立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命题点7 文物类(2016

10、娄底32题)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人面鱼纹盆 兵马俑 骆驼载乐俑 渔樵耕读碗备考实战演练1. (2017原创)“风吹金榜落凡尘,三十三人名字香”,进士及第成了古时学子的最高荣耀。下列对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拔人才绝对公平B. 择优录取C. 皇帝是最大受益者D. 创立于隋朝2. (2016潍坊)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成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A. 隋朝短命而亡 B. 唐诗繁盛辉煌C. 市民文化兴起 D. 科学技术发展

11、3. (2016衡阳逸夫中学模拟)“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C. 轻徭薄赋 D. 任用姚崇为相4.(2016株洲模拟)“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 )A. 隋文帝 B. 唐太宗C. 武则天 D. 唐玄宗5. (2016天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书称这一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他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C. 武则天 D. 唐玄宗6. (2016海南)“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A

12、. 经济发展 B. 吏治清明C. 人才济济 D. 生活奢侈7. (2016绵阳)如图,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适用于( )A. 农业 B.工业 C. 商业 D. 交通8. (2017原创)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多民族国家壮大、发展的又一个历史阶段。以下关于唐朝与各少数民族关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8世纪时,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 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D. 北方各族和西域首领尊奉唐玄宗为“天可汗”9. (2017原创)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这一时期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玄奘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