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8841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汉文帝、景帝 (“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国势最昌盛,董 仲 舒 和 “ 独 尊 儒 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人:董仲舒 目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内容:排斥和抑制其他各家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影响: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为了使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削弱封国势力,汉初分封的诸侯

2、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景帝和武帝相继通过削藩和“推恩”分割,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你知道“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吗?典故“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 背景:汉初分封诸侯、汉景帝时“七国之乱”、周亚夫平定了叛乱王国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如何解决?,说故事,想一想,“推恩令”的主要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二、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不损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国的势力,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此不仅没有反抗,还对皇帝感恩

3、戴德。,二、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的效果,诸侯国(父),实行推恩令前,诸侯国 (嫡长子),实行推恩令后,诸侯国(父),长子,次子,三子,金缕玉衣 (考古新发现:近年来考古在安徽省六安市的“六安王陵”的墓主人是谁? 刘庆),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刺史 职能:用以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和郡国官吏的监察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影响:为大一统帝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奠定基础,强化集权的措施,整理财政,2、盐铁业由国家垄断经营,1、国家统一铸币,开发边疆,1、扩建军队,启用有才干的军事将领 卫青 霍去病,2、设置河西四郡,3、 加强对五岭以南的管辖 (海南岛),4、把西南夷纳入统治,管辖从今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酒泉郡,益州郡,九真郡,西汉疆域图,汉武帝的武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司隶校尉,中央,地方,太学,长安,地方,课堂小结,政治 方面,思想文 化方面,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刺史,官学,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