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8762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10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目标:通过讨论,了解秦统一的背景,培养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过程及结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 知道秦始皇推行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通过秦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史实,使学生认识我国自古即开始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向学生进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秦统一的原因。为统一推行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学难点:废分

2、封,立郡县。秦始皇为统一推行的措施。教学过程:导入语我们在前面表演和演讲春秋战国的成语故事时,提到过一个成语叫:图穷匕见。讲的是怎样的历史事件? 荆苛刺秦王没有成功,反而身死。也没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学生回答略。) 历史事实是: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起来了。那么,这个强大的统一帝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是怎样开创的呢?让我们翻开书,共同去探寻这段历史。(板书:第10课 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基业) 一、“秦王扫六合” 1、原因:为什么秦能灭六国,实现统一呢?请同学分组讨论。 小结: (1)统一的大趋势形成。各国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政治上的分裂

3、不利于社会发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3)嬴政具有雄才伟略,善于用人,推行了正确的军事与外交政策。 远交近攻和合纵连横。补充资料:嬴政曾用李斯为相,李斯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又用魏国人范雎,范雎献“远交近攻”策略,他的主张以后基本上被嬴政采纳施行。 2、过程:秦是怎样灭掉六国的呢? 在黑板上演示灭六国顺序,要求学生记忆。强调重要战役是长平之战。定都咸阳,指导学生看地图,了解秦朝的疆域。请学生制作秦朝疆域示意图。 秦完成了统一,秦王嬴政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统一。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表演历史短剧:(学生提前准备,教师指导) 旁白:秦王统一六国以后的

4、一天,秦王正在与群臣议事。 秦王:我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建立了千秋基业,不改称呼,无以明功德。今与大家商议国君应如何称呼? 李斯: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那就称皇帝吧,我就是秦始皇。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皇帝自称为朕。退朝。 群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图片)这就是秦始皇,他傲慢威严,身穿龙袍,头戴冕旒,前后挂满了珠宝,每边12排,这是当时最尊贵的标志,他手指前方,一副唯我独尊的气势。嬴政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统一六国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统治机构,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5、一下秦始皇是怎样治理国家的。二、废分封,立郡县(阅读课本51页)(师):百家争鸣中,韩非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建立中央集权秦始皇采纳韩非的治国之道,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这一制度下,皇帝总揽国家的一切军政大权。(师):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在政治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引导逐一学生分析,提示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1 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总揽一切军政大权。2 P51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监督百官;三公地位是平行的,都对皇帝负责,都由皇帝任免,互相监督,互不隶

6、属。3 李斯舌战群臣确立郡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彻底改变和废除了过去的世袭制和封邑制,保证了中央政令贯彻到基层。(师):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专制”是指君主专制,皇帝独裁,造成皇权的绝对权威。“集权”是指中央集权,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当中,即中央政府为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而建立的中央对地方政区管辖的行政制度。皇帝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都集中在自己一个人手中,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把地方上的权力也集中到了中央,加强了君主的权力。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代替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分封体制,直接管理人民,征收赋税,个体家

7、庭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师)比一比郡县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分封制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嫡长子继承制;郡县制是对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的否定,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政略文字、货币、度量衡的不统一,使人们交流困难甚至无法交流,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还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对一个国家来说,更会给政令的推行造成很大的困难。(师):针对这种局面,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引导逐一学生分析,提示经济上:统一了车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秦始皇下令,拆

8、除一切路障,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 尺,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师):那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生):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师):另外,秦始皇还下令修筑了驰道,(出示陕西古杨村秦驰道遗迹),驰道是专供帝王行驶马车的道路,这样可以加强地方和中央的联系,战时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调动军队。(师):这是陆路,那么水路方面,还开凿了什么?(生):开凿灵渠,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2000年来灵渠一直是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师):秦统一前各国文字也不统一,皇帝下达的命令、发布的文告也不统一。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生):确立小篆、隶书(

9、罪犯程邈创立)标准文字?(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古老的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纂隶书)(师):春秋战国时货币非常复杂,形状大小、轻重、计算单位都不相同。基本币制是四大类各种货币燕齐-刀币、韩赵魏-布币(形状像铲)、秦-圆形方孔钱、楚-蚁鼻钱。秦统一后,规定以秦国上币黄金和下币钱(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统一的货币,行用全国,废除了其他各种货币。秦统一货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币制改革。这种外圆内方的铜钱在我国有深远影响。举例:欧洲正式起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师):统一货币都有什么意义?(生):方便了流通,建立统一市场,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师):秦统一后,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问题又

10、出现了,各地的买卖交换仍存在困难,因为各国的度量衡标准不统一。度是指丈量长度的工具(尺寸),量是指测量容量的容器(升斗),衡是指称重量的衡器(斤两)。秦始皇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此后,各种单位量值虽有变化,但是,基本的计量单位名称却沿用了两千多年。各地的文化交流方便多了,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播,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师):正当秦始皇忙于国内的改革时,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征发大量民工,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城墙。(师):根据P72秦长城示意图,说一说秦长城的起止地点?

11、(生):秦长城西起临眺(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现在我国的长城已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师)阅读53页每课一得。为了树立自己至高无上的威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秦始皇还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请同学介绍一下焚书坑儒是怎么回事。(生):淳于越重提分封制,李斯认为读书人厚古薄今、议论政事应严加禁止,故焚毁除医药、农学之外书籍。方土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活埋400儒生。(师):怎样评价“焚书坑儒”?教师小结:加强了专制集权,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