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6686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定点突破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组一请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一种或几种表达技巧。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6.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白居易长恨歌)()7.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

2、隐锦瑟)()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9.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0.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其二)()1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其三)()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 玉案)()13.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14.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1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16.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17.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3、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8.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20.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2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22.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3.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24.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5.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26.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柳永望海

4、潮)()27.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白居易长恨歌)()28.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2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30.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 心亭)()31.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孟浩然夜归鹿门歌)()3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3.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白居易长恨歌)()3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36.元嘉

5、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7.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屈原湘夫人)()38.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3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4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41.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4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4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44.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45.映

6、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4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4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4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49.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5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5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5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53.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其一)()5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

7、进酒)()55.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56.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5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答案:1.白描2.借代3.对比、夸张4.夸张、借代、比喻5.比喻、对比6.融情于景7.起兴8.白描9.衬托、夸张、借代10.比喻11.对偶、以景结情12.设问、博喻、融情于景13.借代14.反问、双关15.叠字、反复16.拟声、比喻17.回环18.直抒胸臆19.象征20.起兴21.烘托22.夸张、衬托23.直接抒情、议论24.描写25.情景交融26.细节描写、夸张27.动作描写28.互文 29.虚实结合30.比喻、移情于景

8、31.对比32.融情于景33.心理描写、动作描写34.动作描写35.白描、动静结合 36.用典37.比兴38.细节描写39.对比、融情于景40.设问、融情于景41.反问42.白描43.融情于景、以动衬静44.动静结合、象征45.融情于景、反衬46.对比47.白描48.对比 49.对比50.融情于景、直接抒情51.景物描写、用典52.叠词53.比喻、拟人、融情于景54.夸张、比喻55.描写、对偶 56.用典、直接抒情57.用典、对偶题组二1.导学号 87202066(2016天水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9、【注】 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解析: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阶下的“青苔”“红树”,将自己内心的“寥落”“愁”移于“青苔与红树”,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两句中“雨中寥落月中愁”是互文手法,暗示出像这样夜不能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答案:第三、四句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拟人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2.(2016河南六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采桑子欧

10、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 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词的下阕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解析:“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静中有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涟漪才有船身滑动之感;“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起沙滩的水鸟,愈加衬托出西湖之幽静。答案: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的手法)。一、二句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

11、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愈显西湖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3.(2016开封调研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后游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注】 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全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解析:整首诗借景抒情,关键词“客愁”写出了诗人情感,结合注释进一步印证。再局部分析,看所用修

12、辞或手法。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作者将寺、桥、花柳拟人化,用“忆”“怜”“待”“无私”描写山寺之景好像在等待着“我”再度登临,生动形象,别具情味,表达作者再次游览此地的喜悦之情。运用了反衬(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寺桥有情,花柳无私,原野浸润,沙地暄暖,作者以此美景来衬托自己的“客愁”,以喜写悲,益增其哀。4.(2016东北师大附中联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 题目。点绛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张元幹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注】 丙寅: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当时秦桧执政,张元幹已去官多年。 张元幹:南

13、宋主战派,曾入仕途,后因词得罪秦桧被削除名籍,长期闲居。暝鸦接翅啼榕树:指傍晚乌鸦啼声不断,一个接一个回到榕树宿巢。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的妙处。解析:词句的意思是“故人不知何处,词人在溪光亭听了一夜大雨之声”。词句以人问,以景答,使用设问手法,将故人不在身边的失落之情用景物表达出来,寓情于景。答案:以“故人何处”设问, 以“一夜溪亭雨”形象作答,含蓄不尽,意味深长(或耐人寻味)。寓情于景,词人在溪光亭一夜未眠而听大雨之声,间接回答了因不知故人何在而产生的深深的惆怅、忧虑与思念之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5.(2016岳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