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定点突破1 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6635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定点突破1 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定点突破1 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定点突破1 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定点突破1 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定点突破1 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定点突破1 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定点突破1 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定点突破1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下列关于古人称谓或姓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B.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C.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在生前或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

2、是一种 “恶谥”。D.古人可以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解析:C“谥号”只能是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在死后被追加的称号。2.下列关于古人称谓或姓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由此可见,人们可以用其籍贯称呼 本人。B.“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C.“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比如,愚,谦称自

3、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D.所谓“谥者,行之迹”。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年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解析:D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是庙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改变年号,称作改元。3.下列关于古代爵位或官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B.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

4、政务的人,简称“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但与“相国”不是一回事。C.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称太子的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如贾谊曾为梁怀王太傅,故称其为“贾太傅”。D.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为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解析:B丞相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4.下列关于古代爵位或官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照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

5、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B.大将军是先秦、西汉时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则又恢复设立此职。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安帝的大将军。C.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此职。D.太尉是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解析:B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5.下列关于古代爵位或官职的

6、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士大夫旧时指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B.太史在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的太史令的职责为前者。C.郎中在战国时为宫廷侍卫。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而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D.司马在各个朝代所指官位是相同的,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琵琶

7、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解析:CA项,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B项,司马迁的太史令的职责为后者,即秦汉以后的太史令职责。D项,司马在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司马”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6.下列对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辟”“拜”“除”“起”“夺”“擢”都是表示“授予官职”。B.“迁”有三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右迁”“迁除”表示升职;“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涉及“左”字的如“左除”“左转”

8、“左授”“左宦”“左迁”均表示降职。C.“领”“判”表示兼职,“摄”“守”“行”“署”“权”表示代理官职。“视事”,任职。“下车”,官吏到任。“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入仕做官。D.“悬车”“致仕”“乞骸骨”“乞身”“请老”表示辞去官职。“移病”,上书称病,请求退隐。解析:A“夺”,削除官职;“擢”,提升官职。7.下列关于天文历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八宿”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 四象。B.古代占星家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诗句就是这种

9、文化的体现。C.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 已退。D.“玉弓、金镜、金蟾、银兔、桂轮、桂宫、东曦”都是月亮的别称,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解析:D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故“东曦”是指初升的 太阳。8.下列关于天文历法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农历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晦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又叫中历、夏历,俗称 阴历。B.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以及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划分的,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C

10、.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以此仅作为年、月、日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D.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2)年号纪年法;(3)干支纪年法;(4)年号干支兼用法。解析:DA项,是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B项,是“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而确定;C项,“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9.下列关于古代地理、地域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河西”指黄河以西的地区,“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

11、指长江,“河”则指黄河。B.山东指山的东面。但“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中的山东,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C.“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为西域。三秦则指潼关以西的关中 地区。D.岭峤是五岭的别称。朔漠指北方的沙漠,泛指北方。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有“南取百越之地”之说。解析:A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中的“河”指运河。10.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察举、征辟、科举都

12、是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其中科举制从隋代至明清,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B.明清两代,因乡试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正榜所取的叫贡士。会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录取三百名为举人。C.校、庠、序、国学、乡学是不同时代对学校的称呼,但所教授的内容并不相同,如夏代的“校”以教授“六艺”为主,先秦的“国学”则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D.祭酒、博士、司业、学政、教授、助教、监生都是古代学官名,但职责与地位不同,比如“祭酒”是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而“助教”是协助国子祭酒的。解析:AB项,乡试所取的叫举人,会试录取的为贡士;C项,夏

13、代的“校”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先秦的“国学”则以教授“六艺”为主;D项,“监生”是国子监的学生,不是学官名。11.下列关于风俗礼仪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孟)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B.揖让、长揖、拱、顿首、稽首、九拜等都是古代见面时的礼仪,有些分尊卑,有些不分。其中“九拜”是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C.“冠礼”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总角、垂髫、豆蔻、及笄、束发、弱冠是表

14、示年龄段的古语。D.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山陵崩”等。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羽化、仙逝、晏驾”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解析:D“晏驾”是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呼。12.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含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以“从”的称谓在典籍中使用非常多,如“从父”“从舅”“从子”等,指的是同一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人,意为“与父类从”。比如“从弟”,相当于今天的堂弟。B.贡举是我国科举制度的种类之一,是由特命大臣主持、定期举行的科考,“知贡举”,指的是参加贡举科考。C.翰林院始设于唐,初为具有艺能人士供职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

15、学士担当起草诏书职责,宋朝后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职。D.郊祀,也叫“郊祭”,即祭祀天地日月,是古代至高至重的国家祭典。汉董仲舒有言:“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解析:B“知贡举”是指主持贡举考试。13.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含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的官职,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解析:D“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14.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含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荫,指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它是专为无法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宦子弟而设立的。B.兜牟,也称“兜鍪”,是古代战士戴的头盔。也借指战士,如辛弃疾的词句“年少万兜鍪”。C.柝,指古代巡夜时用来报更的木梆。乐府民歌木兰诗中有“朔气传金柝”的诗句。D.榷,也指专卖。古代很早就有专卖制度,主要产品有盐、茶、酒等。榷,也指税。解析:A荫,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