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4778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细胞的增殖一、选择题1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解析:选D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但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原核细胞可通过二分裂增加数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人的成熟红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会失去

2、细胞核,不能再进行分裂;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2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琼脂块模拟细胞)”的实验过程中,测量结果及计算结果如下面表格所示。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琼脂块的边长(cm)比值(表面积/体积)NaOH扩散的深度(cm)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16Xa23Yb32ZcA.XYZ BXYZCabc Dabc解析:选A在相同时间内,NaOH扩散的深度相等,而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减小。3(2017银川月考)下面相关染色体行为变化与如

3、图中有丝分裂的时期相对应的是()染色体呈细丝状,数目加倍染色体散乱排布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移向两极染色体变为染色质丝A BC D解析:选A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呈细丝状,复制后DNA分子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并散乱排布在细胞中,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板在末期出现,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错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变为染色质丝,正确。4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复制后其

4、数量是之前的二倍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核DNA数量的加倍解析:选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不变;细胞分裂间期,核DNA分子进行复制,且复制后核DNA分子数目加倍;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主要由核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遗传物质核DNA的数量加倍。5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在细胞分裂间期,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功能增强B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ATP的含量明

5、显减少D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的形成合成多糖解析:选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消耗ATP,但由于ATP与ADP间的迅速转化,所以ATP含量保持相对平衡。6(2017定州月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结构或物质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中心粒数目由121B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由469246C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由242D细胞内DNA数目由469246解析:选C人体细胞内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构成,有丝分裂时中心粒数目由242;DNA完成复制后,染色单体才形成,而着丝点一旦断裂,染色单体数将变为0,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由0920;人属于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由

6、242;人体细胞内DNA包括核DNA和质DNA,其中核DNA数目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469246。7.(2016济南一中期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种细胞的分裂图像如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图可能是高等植物根尖细胞的分裂图像B该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C该图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D该图可能是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解析:选D图中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的分裂图像;图中细胞具有染色单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个DNA、四条脱氧核苷酸链;图中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该图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图像。8(2017河南八市一模)有丝分裂过程

7、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集中排布于赤道板上D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解析:选D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9(2016朝阳二模)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B这种特异性siRNA内一定含有氢键C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此种siRNA影响D此

8、种siRNA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解析:选D核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中,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故其可能需进入细胞核才能发挥作用;siRNA是一种双链RNA分子,则siRNA内一定含有氢键;si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从而使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受影响;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复制,而siRNA可降解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阻碍其翻译过程,故siRNA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减慢。10(2017湖北百校联考)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关变化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AHB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像C图乙中与2号染色体携带

9、相同遗传信息的是3号染色体D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CE段解析:选C图乙中与2号染色体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是6号染色体。11人体某种癌细胞核DNA含量为2n,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能不断增殖并保持遗传稳定性,对培养液中细胞的核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核DNA含量有:2n、2n4n及4n三种类型。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核DNA含量为2n的细胞都处于有丝分裂间期B核DNA含量为2n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C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D若抑制DNA复制,则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减少解析:选D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中、后期;若抑制DNA复制,则核D

10、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会减少。12图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表示某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相对含量,图丙表示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b段的细胞处于图丙中的fg段B具有图乙所示物质相对含量特点的细胞,仅处于图甲中的ab段C图乙中c、d、e依次代表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D图甲中ba段和图丙中的Of段的主要特征基本相同解析:选D图甲ab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图丙中fg段每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而图甲ab的后期、末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图乙代表的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具有图乙所示物质相对含量特点的细胞可处于图甲中ab段及DNA

11、复制之后的间期即ba段;图乙中d代表染色体,c或e代表染色单体或核DNA;图甲中ba段和图丙中的O f段都表示分裂间期,因此这两段的主要特征基本相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二、非选择题13(2017皖江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顺序已经打乱。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细胞分裂顺序是_(填序号)。(2)对比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区别最为显著的时期是_。(3)图中细胞或内染色单体数及染色体数分别为_。(4)处于衰老状态的多细胞生物,其体内细胞_(填“能”或“不能”)出现增殖现象。(5)请在坐标系中绘出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数与核DN

12、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解析:(1)植物细胞模型呈方形,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模型一般认为呈球形,再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可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排列顺序是。(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前期的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和末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3)图中细胞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内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为8条。(4)处于衰老状态的多细胞生物体内依然有新细胞的产生,即存在细胞的增殖。(5)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前,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为1.0,DNA复制期间,该比值从1.0逐渐变成0.5,DNA完成复制至着丝点分裂期间,该比值为0.5,着丝点断裂以后,该比值为

13、1.0。答案:(1)(2)前期和末期(3)0、8(4)能(5)如图所示14细胞周期检查点(checkpoint)是细胞周期(cell cycle)中的一套保证核DNA复制和染色体(chromosome)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是一类负反馈调节机制。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事件,如核DNA损伤或核DNA复制受阻时,这类调节机制就被激活,及时地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待细胞修复或排除故障后,细胞周期才能恢复运转。图1所示为细胞周期简图及相应检验点位置(字母表示时期),图2所示为细胞周期中的若干细胞图像。(1)图1中,检验点5的作用为检验纺锤体是否组装完成,由此可推测C时期为细胞周期中的_期,D时期所发生的

14、主要物质变化是_。(2)下列选项中正常情况下可以发生图1过程的是_。(多选)A根尖生长点细胞B神经细胞C胚胎干细胞 D叶肉细胞E肌细胞 F小肠上皮细胞(3)处于检验点3的细胞应处于图2中的_。(4)图2中细胞甲己中最适合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细胞是_。(5)胸腺嘧啶核苷(TdR)可抑制细胞DNA合成,检验点2的作用是检验细胞中未复制的核DNA是否受到损伤,试问用TdR作用于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后,细胞_(填“能”或“不能”)通过检验点2,原因是_。解析:(1)图1中,检验点5的作用为检验纺锤体是否组装完成,由此可推测B为分裂期,C、D和A表示分裂间期,其中C为G1期(核DNA复制前期),D为S期,此时发生的主要物质变化是核DNA复制。(2)根尖生长点细胞、胚胎干细胞都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因此都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