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同步检测(必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4661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同步检测(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同步检测(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同步检测(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同步检测(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同步检测(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同步检测(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同步检测(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的肌肉细胞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细胞呼吸时有CO2生成B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C垂体细胞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后,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D在人体免疫中,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2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毒,SARS的病原体是SARS病毒。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以及疫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种病毒遗传物质的组成含有5种含氮碱基、8种核苷酸B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是病毒的衣壳

2、,病毒变异能力很强,来源只有基因突变C禽流感病毒专营细胞内寄生,体液免疫对其不起作用D接种禽流感疫苗后,人体的效应T细胞就会产生抗体3淋巴因子在人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因子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淋巴因子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C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D再次感染相同的抗原时,记忆细胞会立即分泌大量的淋巴因子4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是(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

3、,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5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6将甲品系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胀潮红,最终死亡脱落。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B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C特异性免疫细

4、胞具有记忆功能D乙品系和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7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8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B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C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结构是皮肤、粘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

5、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D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9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导致的B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C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所有的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D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10. 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

6、自身1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 B外毒素C抗原 D抗体12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接受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13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

7、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14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人体内抗体包括淋巴因子、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15若将大熊猫和小熊猫的血清分别注射入家兔体内,产生抗体后,将含有不同抗体的兔血清(简称抗血清)与受试动物的血清进行反应,结果见下表。若用“”的个数表示反应强度,则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判断与大熊猫亲缘关系较近的是() 血清抗血清受 试 动 物大熊猫小熊猫马来熊黑熊大熊猫+小熊猫+A. 小熊猫 B黑熊和小熊猫C马来熊和小熊猫 D马来熊

8、和黑熊16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17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18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9、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抗体二非选择题19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为 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的,能引起该细胞分化的途径有: ; ;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它能消灭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标号) 。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 。并以 的形式转变的。(3)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由 提供的能量。(4)如果侵入人体的抗原是病菌,那么抗体与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 或是对宿主细胞的 ,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如果侵入人体的抗原是病毒,那么抗体就会与病毒结合,可以使病毒失去 宿主细胞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抗原

10、与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 消化。20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1)表示_,d是_细胞。代表的免疫类型是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填字母)。(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_(填编号)。(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21.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 是免疫反应所需

11、的细胞。(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 ,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28 免疫调节答案15.CBBCB 610.CDADC 1115.DCAAD 1618.AAD19(1)效应B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抗原由T细胞呈递而刺激B细胞 抗原刺激记忆细胞(2)蛋白质 抗原 一定的连续性 分泌小泡 (3) 线粒体(4)繁殖 黏附 侵染和破坏 吞噬细胞20(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 效应T 细胞免疫(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b c d e g(有a、f的答案不给分,缺一不得分)(4) (5)b 免疫缺陷病 21.(1)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 (2)抗原 (3)浆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