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选修33》综合检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4331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选修33》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选修33》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选修33》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选修33》综合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选修33》综合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选修33》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选修33》综合检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选修3-3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1.分子动理论,内能1,3,6,102.热力学第一定律9,163.热力学第二定律24.气体7,12,14,15,17,185.固体、液体4,86.饱和汽、未饱和汽、湿度57.实验11,13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1.(2016西安一中模拟)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E)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

2、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C.当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时,宏观物体呈现固态;当分子间的引力小于斥力时,宏观物体呈现气态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E.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大解析:墨水中的小炭粒的运动是因为大量水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力不平衡导致的,并且没有规则,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A正确;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越大,因此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故B正确;物态并不是只由分子间作用力所决定的,故C错误;当分

3、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所以当分子间距离从大于r0处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间的势能最小,分子间距离从小于r0处增大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E正确.2.(2016东北四市模拟)下列叙述和热力学定律相关,其中正确的是(ADE)A.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不守恒C.电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D.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E.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解析: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选

4、项A正确.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仍然守恒,只是可以利用的能量转变成了耗散到大气中的内能,不能被有效利用,选项B错误.电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是利用压缩机做功,引起了其他变化,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C错误.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选项D正确.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引起了其他变化,选项E正确.3.(2016百校联盟猜题卷)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BC)A.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内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压缩密封在汽缸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难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越小时分子间斥力越大C.物体温度升

5、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所有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大D.对气体加热,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E.对大量事实的分析表明,不论技术手段如何先进,热力学零度最终不可能达到解析: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外部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选项A错误;理想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压缩封闭在汽缸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难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气体压强增大了,故选项B错误;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则选项C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可知,对气体加热,气体也可能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大,故选项D正确;绝对零度是低温物体的极限,不可

6、能达到,选项E正确.4.(2016内蒙古赤峰统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A.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解析: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A正确;叶面上的小露珠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呈球形,选项B正确;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选项C正确;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

7、大,分子势能越大,选项D错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A.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B.相对湿度是空气里水蒸气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比值C.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D.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E.汽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解析: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选项A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故B错误;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可能是多晶体,不一定是非晶体,故C错误;气体之间分子距离很大,分

8、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于气体内部与容器外之间的压强差造成的,并非由于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故D错误;汽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单个分子对器壁的撞击力增大,压强不变则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故E正确.6.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E)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E.

9、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解析:当两个分子相互靠近,直至不能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是表现为引力且先增大后减小,之后表现为分子斥力,一直增大,选项A错误;分子引力先做正功,然后分子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再增大,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C正确,D错误;因为只有分子力做功,所以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总和保持不变,选项E正确.7.(2016广东汕头一模改编)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E)A.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小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E.气体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力增大解析:由a到b气体体积增

10、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小,A正确.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D错误.pV增大,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力增大,C错误,E正确.气体温度升高,故内能增加,又因为气体对外做功,故气体吸热,B正确.8.(2016兰州校级模拟改编)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同种元素的固体,可能由于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B.晶体熔化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保持不变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均呈现各向异性D.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转化E.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该物质凝固过程放出的热量解析: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或分子)的排

11、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如石墨和金刚石,A正确.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在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故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B正确.单晶体的一部分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C错误.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正确.只有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凝固过程放出的热量,对非晶体而言不成立,E错误.9.(2016开封一模改编) 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水平汽缸内由活塞B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假设汽缸壁的导热性能很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若用外力F将活塞B缓慢地水平向右拉动,则在拉动活塞的过程中,关于此汽缸内气体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CE)A.气体等温膨胀,分子的平均速率

12、不变,气体的压强不变B.气体等温膨胀,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汽缸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将变少C.因为气体内能不变,所以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能全用来对外做功D.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因此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E.活塞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外力F逐渐变大解析:用外力F将活塞B缓慢地水平向右拉动,则在拉动活塞的过程中,气体等温膨胀,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因为气体内能不变,所以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能全用来对外做功,选项C正确.气体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但是体积增大了,引起了其他变化,因此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D错误.活塞缓慢移动受

13、力平衡,内部气压减小,故内部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变小,外界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不变,所以外力F变大,E正确.10.(2016兴义八中高三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E)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B.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D.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E.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解析:扩散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故B正确;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

14、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C正确;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D错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E正确.11.(2016陕西渭南一模)关于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E)A.单分子油膜的厚度被认为是油酸分子的直径B.测量结果表明,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 mC.实验时先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面,再把痱子粉撒在水面上D.处理数据时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面积就算得油酸分子的直径E.实验时,先将1 cm3的油酸滴入300 cm3的纯酒精中,制成油酸

15、酒精溶液,再取一滴该溶液滴在撒有痱子粉的水面上,测量所形成的油膜面积解析:实验时先将痱子粉撒在水面上,再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面,选项C错误;处理数据时,先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有的纯油酸体积,再将该体积除以油膜面积就算得油酸分子的直径,选项D错误.12.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最后变化到状态A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E)A.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放出热量B.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减小,放出热量C.从状态C变化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减小,放出热量D.若状态A的温度为300 K,则状态B的温度为600 KE.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发生变化解析: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膨胀对外做功,压强升高,根据pVT=C可知,其温度升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吸热,选项A错误;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W=0,压强减小,则温度降低,由U=Q+W可知气体放热,选项B正确;从状态C变化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W0,压强不变,则温度降低,由U=Q+W可知气体放热,选项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