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1644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8.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必 修 四,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情分析,考 情 分 析,考 点 梳 理,(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_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原理: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_、_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_,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考 点 剖 析,事物内部,部分,要素,有机整体,思维拓展:三大领域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1)自然界:从客观世界的巨大星系到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从无机

2、界到有机界,从低等的简单的生命体到高级的复杂的生物个体,无不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2)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种制度以及各种活动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思维领域:人的思维活动的进行以及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观点、思想和理论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3联系的客观性 (1)原理:联系是_的,是事物本身_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_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_。 特别提醒:联系具有客观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4联系的多样性 (1)原理:事物的联系是_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

3、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方法论要求: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_的各种条件。一切以_、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客观,固有,固有,主观随意性,多种多样,存在和发展,时间,(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全过程,主导,被支配,关键部分,相互转化,全局观念,最优目标,2系统优化的方法,整体性,综合,提醒: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强调整体性外,还有层次性和有序性。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的部分。,1.辨析:凡是辩证法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 答案:辩证法有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之分,笼统地说辩证法是正确和科学

4、的是不准确的。辩证法和唯物论相结合,就是唯物辩证法,这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相结合,就是唯心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问 题 探 究,2辨析: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答案:(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3判断:人们可以根据主观愿望建立新的联系。

5、( ) 4辨析:整体大于部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答案: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和部分功能的关系。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第二种情形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这一观点的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应区别对待,具体分析。,5判断: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 (2)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6简答: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明了联系观的什么内容? 答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立足整体看问题,注重统筹全局,科学地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核 心 突 破,1正确区分联系的基本特征,核心考点一:联系及其特征,提示: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

7、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不矛盾的 (1)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对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要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3)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所以,联系具有客观性,并

8、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改变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与条件性 (1)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创造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条件不是随心所欲的。 (2)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关系。 联系的多样性同事物所处的条件的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所谓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其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唯物辩证法是唯条件论者,其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因而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又在一定的条件下走向灭亡。认识事物,要认识事物的条

9、件;改造事物,要改变事物存在的条件。一切以条件为转移,离开条件,一切都谈不上。,命题点1 联系的普遍性 命题揭秘:联系的观点是近年来各地的高频考点,只要涉及人类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等事例,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回答问题时,一般都可以用联系的普遍性的知识来回答。最常见的考法是以科学发明、古诗词等为背景材料,考查材料体现了联系的哪些观点。较常见的考法是以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改革和深化改革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话题,因此2018年的高考可能会以深化改革为主题,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意一些干扰选项,如:联系具有普遍性,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2015课标,22)“若

10、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 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意识的能动性,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琴声是人在弹琴后发出的声音,具有“人化”特点,符合题意;琴、指、琴声都是客观存在的,三者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正确,应选。琴声离不开人的弹奏,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错误;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都能产生美妙

11、的音乐,错误。,B,D,解析 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物质要素,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人类活动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持续暴增,破坏了地理环境,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这表明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活动应该尊重地理环境这一客观要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符合题意。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与题意无关。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说法错误。,命题点2 联系的客观性 命题揭秘:联系具有客观性,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最常见的考法是结合热点材

12、料,如: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镇化建设、我国加快解决环境问题等为背景材料,考查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较常见的考法是以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受到惩罚的事例为背景材料,考查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13课标,23)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

13、意识 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 B C D,D,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地理解联系的知识。格拉塞发明“气泡室”正是由于他具有创新意识,发现了啤酒气泡与“气泡室”之间的联系,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需要充分利用主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尊重客观条件,从而建立起新的联系,材料也说明了这点,符合题意;间接联系、直接联系都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不存在哪个更重要的问题,错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是承认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说法错误。故应选D项。,D,解析

14、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错误。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但它还是客观的,人的意识是不能够控制的,说法错误,排除,符合题意。,命题点3 联系的多样性 命题揭秘:联系的多样性相对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来讲应用较少,最常见的考法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如以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体现了联系的什么观点时,可以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来回答。,(2015课标,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

15、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 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 B C D,D,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及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是人们巧妙利用了事物的特性,从而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联系,事物在不同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征,符合题意;事物的特性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故说法不正确;事物的特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说法不正确。因而本题选D。,C,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考查学生获取和

16、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联系的相关知识。把粘不牢东西的胶水用于不干胶记事贴,这调整了原有的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同时也说明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在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说法错误;联系既有必然联系,也有偶然联系,发明创造既要注重必然联系,也要注重偶然联系,说法错误。,如何区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近几年高考对联系这一知识点始终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常以生活中的社会热点话题、自然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材料为背景,考查对联系的观点的理解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