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从审题解题上智取 专项检测(二)信息获取能力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1643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从审题解题上智取 专项检测(二)信息获取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从审题解题上智取 专项检测(二)信息获取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从审题解题上智取 专项检测(二)信息获取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从审题解题上智取 专项检测(二)信息获取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从审题解题上智取 专项检测(二)信息获取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从审题解题上智取 专项检测(二)信息获取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从审题解题上智取 专项检测(二)信息获取能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专项检测(二) 信息获取能力一、选择题(2016汉阳模拟)下图为某县1963年设县开始到1975年时的城市简图,该地的客运码头十分优良,几十年来没有淤积现象。读图,完成12题。1将县设置在该地区的原因主要是()A地形、水运和水源条件好B该地为水陆交通枢纽的位置C有丰富的石油资源D有丰富的水能资源2该地的客运码头优良的原因主要是()A处于河流的凹岸,河水冲刷严重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右偏,冲积北岸所致C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左偏,冲积北岸所致D该

2、河段位于三峡峡谷地区,水流湍急解析:1.A2.A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中游沿岸平原地区,有长江水运和淡水资源,但没有石油,也不位于陆路与水路的交叉点,故选A。第2题,客运码头位于河流凹岸,河水冲刷严重,河水深。(2016河北武邑中学模拟)图1为我国某小学附近等高线图,图2为AB线的剖面图。读图回答35题。3该小学最有可能在()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4最近该地利用GPS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为了监测()A滑坡 B泥石流C洪涝 D台风5.该地为了稳固岩层土层而采取的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的是()A排水 B建抗滑挡墙C植树种草 D清除土方减载解析:3.D4.A5.C第3题,

3、从海拔高度介于320360 m之间,由此可知该小学最有可能在东南丘陵。第4题,用GPS对土层进行定位,结合坡度较陡,土层易发生滑坡,故选A。第5题,种树种草起不到固定整个土层的作用。(2016长春二模)根据我国1951年以来824个气象站点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得出全国各农业区的无霜期,结果见下表,据此完成67题。中国各农业区无霜期长度统计表区域青藏区东北区内蒙及长城沿线区甘新区黄土高原区黄淮海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无霜期/天1161541521731922293002953636.我国各地无霜期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B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C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D

4、自东向西海拔升高逐渐增加7研究发现,我国北方农区、甘新区和青藏区无霜期有延长的趋势。这变化可能()A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暴发频率B增加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C不利于农作物的安全越冬D有利于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解析:6.B7.A第6题,从表中可知我国无霜期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第7题,无霜期延长与气候变暖有关,这样会增加病虫害的暴发频率。(2016鄂尔多斯模拟)下图是某四个地区的城市和农村人口增长趋势图,读图完成89题。8图示期间,城市化水平变化最小的地区是()A甲 B乙C丙 D丁9图示期间,总人口增长最缓慢的地区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8.A9.D第8题,四个地区图给出的均是区

5、域人口的增长变化,而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就是城区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幅度反映出城市化的水平的变化幅度。图中看出乙地前期城市和农村人口增长平稳,而后期时段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而农村人口增长缓慢,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肯定大;同样可以判断丁地城市人口比重变化也大;甲地和丙地相比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可以选择几个时段人口计算得出甲地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最小,所以选A。第9题,区域总人口包括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甲、乙、丙三个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均在增加,所以总人口增加较快,丁地城市人口增加的同时,农村人口下降,总人口增长最缓慢。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显示

6、,19922012年()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比较接近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11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10.D11.B第10题,图中只显示人口比例变化,并未显示人口数量的多少,虽然老城区人口比例略有下降,但城市人口总量在逐渐增大,所以老城区人口不一定减少;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比例相当,但两城市人口总数不一定相同,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可能有差别。选D。第11题,两城

7、市都位于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在提高,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不断增大,说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应该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选B。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区域政策强度值是指国家级的经济特区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个数,国家级、省市级的区域政策个数及开发区个数的综合反映,数量越多,区域政策强度值越大。下图是2000年和201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政策强度值与跨国公司个数关系示意图。(1)简述图示区域政策强度值与跨国公司布局的关系。(2)简述2011年较2000年跨国公司企业在该区域空间分布上的变化。(3)分析跨国公司企业聚集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的原因。(4)例举跨国公司

8、在该区域重点投资项目并简要说明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域政策强度值和跨国公司的数量呈正相关,即区域政策强度值大的地区,跨国公司的数量较多。第(2)题,从两幅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跨国公司的数量增多,同时该区域南、北部等周边地区也出现了跨国公司,说明跨国公司有扩散的趋势。第(3)题,本题意在考查上海及其附近地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作用,应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地理位置、交通便捷程度、政策等角度分析。第(4)题,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电子科技、新能源开发、汽车、环保项目等。原因从国情、经济、市场、政策等方面说明。答案:(1)区域政策强度值大的地区,跨国公司数

9、量多(聚集程度高)。(2)一是数量增多,进一步向上海及其附近地区聚集;二是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3)该地区有国家和区域政策支持,对外开放度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基础雄厚(高端产业聚集,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水平高;海陆空交通发达,信息通达度高;沿海沿江,地理位置优越,环境适宜。(4)如电子科技。原因: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发达、环境优美和市场广阔等。13内蒙古自治区近年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学界称之为“内蒙古现象”。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被称为崛起的“金三角”。材料二稀土行业是内蒙古“金三角”地区的重要行业,

10、但长期以来,稀土产品一直以原料型产品为主,稀土深加工技术一直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此相随的是稀土的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环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等一系列问题。下图为稀土产业链金字塔模式图。(1)分析“金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2)目前“金三角”地区的稀土行业过分依赖T1环节,产生了哪些生态破坏问题?治理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金三角”地区要吸引稀土终端应用企业入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水源、政策、市场等方面分析。据材料一图可知,该地矿产种类、水源、交通都具有优势,同时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倾向。第(2)题,从

11、材料二图中可以看出,T1阶段以矿产开采为主,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应从管理和矿区植被恢复角度采取措施。第(3)题,从材料二图中可知,终端应用以高新技术为主,这些产业对环境、交通、信息等条件要求较高,所以要从环境治理、引进人才以提高技术水平、完善交通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答案:(1)矿产种类多、储量大(或煤、铁、稀土资源丰富);有黄河流经,水资源较充足;交通较便利;有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2)问题: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沙化或荒漠化);地表形态被破坏。措施:加强对稀土矿的管理,禁止乱采滥挖;对矿山进行绿化,改善生态环境。(3)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强稀土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吸引相关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高速)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环境质量。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