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21596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 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下图为19962011年南非人口重心变化状况,(251118E,285842S)是南非的几何中心。读图完成12题。1.有关南非人口分布、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分布处于不平衡状态B.西部的人口密度高于东部C.人口重心处于南非东南部D.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2.该时期南非人口重心变动的因素可能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国家倡导移民政策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A. B. C. D.答案1.A2.D解析第1题,南非人口几何中

2、心为:(251118E,285842S),而图中为南非人口重心变化方向。从图中可知19962011年的人口重心移动方向由2747E2739E(往西),282030S281530S(往北),即往西北方向移动。通过对比人口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可知,故南非人口重心位于南非几何中心东北方向。第2题,如果是考虑全球气候变暖因素,南非人口重心就不会往西北方向移动,因为往北气温越高,错。近15年来南非政府并未有倡导移民政策。经济水平高和就业机会大的地方影响着人口的迁移,而交通提供了便利。故选D。图1为2012年M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图2为2012年M市从业人员构成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M市迁

3、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迁入人口各年龄段都是女性多于男性,这可能会引起M市的婚育问题B.迁入人口的性别差异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C.人口的迁入主要是因为M市重工业发达D.人口的迁入导致M市就业结构发生彻底改变4.下列关于人口迁入对M市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缓解就业压力 B.制约经济发展C.减轻环境污染 D.造成基础设施紧张答案3.B4.D解析第3题,读图,M市迁入人口3344年龄段女性少于男性,A错。迁入人口中的劳动力人口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1529年龄段,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B对。人口的迁入主要是因为M市第三产业发展快,C错。人口的迁入主要从事城市相应产业的工作,不会导致M市就

4、业结构发生彻底改变,D错。第4题,大量人口迁入对M市造成的影响是增加就业压力,A错。能够推动经济发展,B错。人口增加,加重环境污染,C错。人口增加,住房、交通等基础设施压力增大,造成基础设施紧张,D对。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下左图是我国某市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图,下右图是该市人口密度与人口生理密度统计图。读图回答第5题。5.按常住人口计算,该市人口负担系数较重(约为40%),但该市却是我国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之一,这说明该市()人口自然增长较快人口机械迁移以迁出为主人口合理容量减小人口老龄化趋势

5、较为突出A. B. C. D.答案C解析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按常住人口计算,该市人口负担系数较重,约为40%,可能是人口老龄化比重大,不能表示人口自然增长较快,错。该市却是我国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之一,这说明该市人口机械迁移以迁出为主,对。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增大,错。上左图中儿童人口数量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长较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突出,对。C对。随着浙江传统制造业向湖北转移,近年来湖北迎来了“民工返乡潮”。据此完成67题。6.湖北承接产业转移会()A.促进其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B.造成我国工业中心由沿海转向内地C.造成大量浙江

6、人口迁入湖北D.促进湖北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7.民工返乡潮会使湖北()A.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B.环境容量进一步扩大C.促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答案6.D7.A解析第6题,湖北承接产业,主要为劳动力或资源密集型工业,对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有限,也不会导致我国工业重心由沿海转向内地,更不会使发达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入,但会促进湖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第7题,民工返乡会促进湖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会加速土地类型向非农用地转化;返乡民工多为青壮年人口,有利于缓解湖北人口老龄化进程;民工返乡主要是提高机械增长率;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关系不大。下图为发达国家某企业空间转移示意图,甲国为发

7、展中国家,乙国为发达国家。读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 B.C. D.9.该企业在第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去了()A.技术优势 B.成本优势C.市场优势 D.管理优势答案8.D9.B解析第8题,第阶段,乙国为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优势,产品研发在发达国家,然后将产品销往发展中国家;第阶段,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产品生产往往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阶段,该产品的研发技术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工业产品则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综上所述,D项正确。第9题,甲国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在第阶段,乙类国家劳动力成本较高

8、,生产成本高,故该企业在第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去了成本优势,B项正确。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广,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读资料,回答1011题。10.“西进运动”()A.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B.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C.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11.“西进运动”的影响有()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B.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答案10.A11.D解析第10题,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

9、价格上涨,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低,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利润,产业向西部迁移,A对。交通条件改善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必然结果,B错。“西进运动”代表的是产业转移的方向,C错。反映了不同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产品离不开市场销售,市场影响没有减弱,D错。第11题,“西进运动”促进西部经济开发、城市化的发展,A错。导致东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水平提高,B错。减少了西部人口大规模向东部迁移,C错。可以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D对。国外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1994年开始进入我国,促进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本土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其中成立最早的沈阳新松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公

10、司。读图完成1213题。12.国外厂商在我国设立工厂主要是为了()A.利用丰富廉价劳动力B.提前占领广阔消费市场C.获得充足的自然资源D.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13.与国外机器人企业相比,沈阳新松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优势是()A.重工业基础好 B.生产成本低C.运营时间早 D.科技力量雄厚答案12.B13.B解析第12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90年代,中国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断发展,其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总成本比重大,国外机器人厂商在我国设立工厂主要是为了提前占领广阔的消费市场,降低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第13题,沈阳新松在早期布局中国市场时,中国经济起步不久,相对国外来说,科研人员的工资水

11、平低,所以沈阳新松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优势是生产成本低。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读图,完成1416题。14.在图示模式中()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15.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A.玩具制造 B.汽车制造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16.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C.工人工资 D.市场答案14.D15.A16.C解

12、析第14题,由题干材料可知,发单企业为跨国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故排除选项A;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分布着大量的接单企业,故排除选项B;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除了在接单企业制造外,还有其他工厂,故排除选项C;一般情况下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故选项D正确。第15题,金属冶炼和甘蔗制糖等不需要采取跨国生产模式,故排除选项C和D;汽车制造精密零部件跨国分工,技术含量较高,一般在发达国家专门化生产,故排除选项B;只有玩具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符合图示模式,故选项A正确。第1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模式中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人工资所占成本最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由发达国家向

13、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故选项C正确。1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一下右为新疆局部区域图。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就开始建设引额济乌调水工程,该调水工程线路以明渠为主。新疆煤炭储量占我国40%,对新疆煤炭开发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大力发展煤电输出,二是大力引入和发展煤化工工业。材料二新疆老风口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冬季多发暴风雪,对当地造成极大影响。左上为当地人采取的生态治理工程示意图。实际结果表明,此方法比简单的营造防护林更有效地促进了树木生长。(1)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指出引额济乌工程调水存在的问题。(2)新疆若大力发展煤电输出,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若大力

14、引入和发展煤化工产业,则有哪些不利的工业条件?(3)说出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说明当地生态治理工程有利于树木生长的原因。答案(1)问题:水分易蒸发丧失;易受风沙掩埋;易被人类盗用或被动物引用;不利于全流域综合开发;冬季易结冰,输水能力差。(2)发展煤电需要注意: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发展煤化工产业的不利条件:市场远(交通不便);技术差;产业基础差;水源少。(3)风向:东风。(注:东南、东北、偏东风都给对)原因:降低风速有利于树木生长,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拦截的积雪融化,改善土壤水分条件;草的生长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调节当地气候,增加降水量。解析(1)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引额济乌工程

15、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风沙大;冬季气温在0以下。(2)新疆若大力发展煤电输出,需要注意会产生大气污染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市场远,交通不便,技术水平低、产业基础差及水源缺乏等条件都不利于大力引入和发展煤化工产业。(3)从图中老风口生态治理工程示意图看,风车分布在东侧,雪栅栏也分布在东侧,可以判断出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当地生态治理工程主要是有雪栅栏分布,有防护林与草地混合分布,有防护林保护农田。可以降低风速,有利于树木生长,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拦截的积雪融化,改善土壤水分条件;草的生长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调节当地气候,增加降水量。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