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道高考题谈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

上传人:珍*** 文档编号:61220493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一道高考题谈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借一道高考题谈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借一道高考题谈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借一道高考题谈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借一道高考题谈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一道高考题谈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一道高考题谈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一道高考题谈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 金玉明新高考方案即将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出台,相应的课标制定、课程建设、学生评价、课堂教学等一系列规范要求也即将浮出水面.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也是我们确实可以作为参与者参与教改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笔者对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做了一些查阅和研究,认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有独立性,又相互交融,形成一

2、个有机整体.下面就2016年高考江苏卷数学第14题为例,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一、高考原题题目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若sin A=2sin Bsin C,则tan Atan Btan C的最小值是_.二、知识点构成及题目来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和函数值域的求解.题目应当可以认为是由必修四课本上的例题 (证明:在锐角三角形ABC中,tan A+tan B+tan C=tan Atan Btan C)变形而来.三、考查意图其中三角变换主要考查弦切互化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及正切;三角形主要用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及三个内角为锐角的条件;函数问题主要用到求导的方法求最值或者换

3、元法求复合函数最值.考查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化归思想、函数思想,有些地方也可以认为考查到了数形结合思想.以上这些方法的应用和能力的考查当然是一方面,笔者认为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是本题考查的重要目标.如果在解决复合函数运算问题时,能够经常思考,并意识到整体代换(或者称之为换元法)在解决问题时的重要作用,解题时更加合理使用上述方法,将会使得运算简便的多.四、解题方法高考结束后,笔者跟几位同事一起将该题仔细研究并查阅相关资料,找出了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几种思路都是先使用三角变换,然后再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所以先将三角变换的前期过程表述如下:若sin A=2sin Bsin C,在锐角三角形ABC中,

4、A=-(B+C),所以 sin -(B +C)=2sin Bsin C,即 sin (B +C)=2sin Bsin C.又 sin Bcos C +cos Bsin C =2sin Bsin C, 得 tan B +tan C =2tan Btan C.而 在 锐 角 三 角 形 ABC 中 ,tan A +tan B +tan C =tan Atan Btan C.思路一:构造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tan A+tan B+tan C=tan Atan Btan C.又 tan A + tan B + tan C = tan A + 2tan Btan C 2 姨tan A2tan Btan

5、 C ,当且仅当 tan A=2tan Btan C时取等号,即得到tan Atan Btan C2 姨tan A2tan Btan C ,解不等式得到tan Atan Btan C8,所以最小值为8.思路二:换元法与整体代换解决问题.tan A =-tan (B +C) =tan B+tan Ctan Btan C-1,tan B +tan C =2tan Btan C,所 以 tan Atan Btan C =tan B+tan Ctan Btan C-1tan Btan C =an Btan C-1,令tan Btan C=x(x1),于是有g(x)=2x2x-1.再往下的步骤又分几种解

6、法:(1)基本不等式法:x-1=t(t0),变形成基本不等式形式求解,具体解法略.(2)求导法:对函数g(x)=2x2x-1求导、列表、求最值,具体解法略.(3)二次型函数法:将分子x除到分母,用整体代换(或者换元法)求二次函数的最值,即g(x)=2x2x-1=21x-1x2,具体解法略.当然,思路二的重点在于进行换元求解,然后可使思路清晰,方法恰当.思路三:消元法解决问题.tan A = - tan(B + C)=tan B + tan Ctan Btan C - 1,tan B + tan C =2tan Btan C,解出tan C=tan B2tan B-1tan B12 .令tan

7、B=x x12 ,则tan Atan Btan C=2x4(x-1)2(2x-1),再往后的步骤同思路二中的几种方法,具体解法略.思路四: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思路二中,将g(x)=2x2x-1看成是两点P(1,0)与Q(x,x2)连线斜率的两倍,数形结合,转化为过点P向抛物线y=x2引切线,求切线的斜率,具体解法略.五、核心素养在本题中的体现本题中考查的核心素养,除逻辑推理以外,重点考查的显然是数学运算能力.本题对于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如果只是搞题海战术,让学生盲目的做题,显然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的,面对这样的问题也只能绕道而过.只有通过认真地观

8、察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蕴含的数学知识点,仔细分析问题的常见思路和一般方法、特殊方法,然后用合理严密的逻辑语言对其表达,才能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数学运算能力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方面,数学教学能够形成这些能力;另一方面,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这些能力.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有三点: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数学思维指的是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其数学特征是数学的严谨性.对数学运算的要求,将不只是学生能将算术题算对,也不仅仅是将数学运算问题算正确,而是需要通过实践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方法,最终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法.六、对教学中培养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9、的反思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内容应当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以上为概念内涵).数学运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手段.数学运算也是一种演绎推理,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以上为学科价值).数学运算应当是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着手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运算就是“演绎推理”,是在对“数”的概念、运算及关系的公理体系下,并在由此导出或“规定”的运算法则下展开演绎推理的过程.如果不是连贯地书写的话,完全可以用“三段论”的格式进行表达.教师教学中往往从多个角度来引进和理解数学知识,说明大多数教师更

10、看重变式教法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普遍认为变式的使用是学生理解、练习的需要,是课前有意识设计的.在学习空间的创设上,优秀教师更能创设适当的变异维度.笔者认为,应用变式教学法是培养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能力的一种好方法.七、推广的意义举一反三能力的提高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将是比较重要的手段.而举一反三的数学素养,需要平时多加训练.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进行变式教学外,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变化中来,更为有效.当然,变式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合理性;第二,变异性;第三,相似性;第四,渐进性.下面笔者举一例说明.证明:椭圆x2a2+y2b2=1(ab0)的

11、焦点三角形F1PF2的面积为2tan AF1PF22.该问题的证明过程并不复杂,所以笔者在此不赘述了.而我们让学生研究的,绝不只是将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记住,而是用它来解决非常单一的求解三角形面积问题!而是让学生理解本问题的求解方法及过程.那么我们如何对此问题进行变式,以达到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和数学运算的方法呢?不妨先分析一下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解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椭圆定义及三角变换.方法主要是整体代换.考查角度变化: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25+y216=1,焦点三角形F1PF2的面积为16,求顶角F1PF2的大小.考查整体代换的计算方法: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2

12、5+y216=1,顶角F1PF2=60,求PF1PF2.考查椭圆的概念: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64+y2b2=1(b0),顶角F1PF2=60,三角形F1PF2的面积为16姨3 ,求三角形F1PF2的周长.当然我们还有很多的变化方式,比如添加参数将求值问题变成求范围问题等.为了训练不同的知识点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变式教学,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训练,就不是呆板的、重复的、无聊的纯代数计算题,而把它变成符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希望我们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形成程序化解决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