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19207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政治制度通史记载,齐灵公有一位十分宠爱的妾名戎子,戎子与齐灵公的另一位妾仲子很要好,仲子生一子名牙,戎子请齐灵公立牙为太子,于是齐灵公废公子光而立牙,仲子却认为“废常不祥”。这里的“常”是指A等级制度 B世袭制 C血缘关系 D嫡长子继承制2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了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

2、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B打击贵族势力 C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 D加强中央集权3汉书武帝纪记载“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由此可见A汉武帝开创察举制 B孝廉是选官的唯一标准C选官制被地方控制 D举荐人要承担连带责任4.孙中山认为:“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唐宋至明清之间的考试,不符合此评价的是A选才制度的程序公正B科目一直不合

3、时用C试题的体裁屡有变化D选拔出了很多人才5.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6唐宋时期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皇帝和宰相商量,而清朝中枢机构的任职多由皇帝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中常有“行走”这一具有临时差遣性质的字眼。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文官政治日益成熟 C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科举制度逐渐完备7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

4、朝帝国与地上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离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须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了这场战争 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A B C D 8.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时人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

5、律此举的目的是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C提高自己政治地位 D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9.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l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新提法主要基于A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B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C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 D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11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第

6、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称赞的军事行动A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 B是中国第五战区徐州会战重要组成部分C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的企图 D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12.20世纪末,有学者在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时,认为那时候的中国如果不经革命的剧变,却经由立宪运动逐步演化为宪政体制,即使有一虚君也胜于经历多少年的反复暴力革命。该学者A正确认识到了辛亥革命的不足 B忽略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C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D认为中国不适合走资本主义道路13“第十九条:参议

7、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有人据此认为,约法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这说明革命党人A民主法治意识仍比较淡薄 B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C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 D废除专制制度愿望迫切14.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

8、会议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15“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的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A成为国共首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到来C表明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 D激发了根据地民众投身土地革命161928年,布哈林(当时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中国的红军会“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个精光”,甚至会

9、把老百姓的“最后一个老母鸡吃了”。他认为,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方,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方住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间再前进”。这表明A共产国际和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他要求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7“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0、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18“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就可以东胁南京,西逼武汉,南抵长扛。”这里的“战略进攻”是指A开展百团大战 B挺进大别山 C组织淮海战役 D发动渡江战役19近年来,台湾的一些入主张借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决原则”组织台湾岛上的居民进行所谓“统独公投”以决定台湾的前途。国际法专家认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是指一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

11、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据此可见,上述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的主张A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符合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C基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原则 D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20.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 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请

12、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15分)监察体制是对行政权力实行监督、制约的一种政治制度。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讲话中要求: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标本兼治,更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令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戴宵性贞正,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永徽三年)政府颁布

13、唐律疏议: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 王春瑜中国反贪史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监察制度的国家之一,自秦汉就开始有了专门的监察部门。然而腐败却并未因此有所收敛最后的结果,则是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在大面积不可救药的腐败中垮台。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帝国的反腐倡廉治标不治本,也不可能治本。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材料三:中国(古代)也有宪法,一个是君权,一个是考试权,一个是弹劾权。到后来有些不好,便渐渐发生弊病了。这个五权宪法,就是我们把全国的宪法分作立法、司法、行政、弹劾、考试五个权,每个权都是独立的。在行政人员方面另外立一个执行政务的大总统,立法机关就是国会,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和弹劾与考试两个机关,同是一样独立的。 孙中山五权宪法材料四 民主腐败的天敌。1947年,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兴也浡(勃)焉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率。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光明日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防止官员腐败的举措。(3分)(2)例证材料二中“秦汉就开始有了专门的监察部门”,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中国封建王朝反腐倡廉治标不治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以唐朝的制度为例,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