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18635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入木三分: 晋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 东床快婿: 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才貌双全,尚未婚配,郗鉴要为女择婿,与丞相王导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

2、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王羲之(303-361)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世称“书圣”、“王右军”。,东晋书法家,字逸少。(303-361,一作321-379),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

3、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七岁学习书法,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曾师从书法家卫烁、张芝、钟繇yu。以后他到处游历观摩学习而“兼撮cu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故王羲之被后世誉为“书圣”。,兰亭集序,兰亭集序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有关“序”,“序”,即序言,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比如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等,来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自己作的叫“自序”;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

4、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岁在癸( )丑 会( )稽 修禊( )事也 清流激湍( ) 流觞( )曲水 游目骋( )怀 趣( )舍万殊 悟( )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 ) 临文嗟( )悼 齐彭殇( )为妄作,gu,kui,tun,hi,ji,chng,x,shng,q,w,shng,听朗诵,注意字音,思考问题,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

5、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年,状语后置,贤:贤才 少长: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形名,毕、咸:全、都,崇山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岭 清流急湍:清澈湍急的溪流,带:环绕、围绕,名动,以为:以(之)为,其:代指曲水,虽:虽然,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表原因,的原因,所以:表凭借, 用来的(方法、方式),穷尽,动,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可是)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地抒发幽深内藏的感情。,抬头观望宇宙的广阔,低头细察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够用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令人快乐。,觞:名作动,喝酒,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六种: 一、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6、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二、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 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三、干支纪年法 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己、庚、辛、壬(rn)、癸(gu); 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o)、辰、巳(s)、午、未(wi)、申、酉(yu)、戌(x)、亥。 四、年号干支兼用法 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

7、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五、星岁纪年 1、岁星纪年 2、太岁纪年 六、生肖纪年 它是我国民间推行的一种与干支密切相关的纪年方法,用十二肖兽名称作为年名和地支对应。例: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人众,时美,兴雅,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地胜,信可乐也,乐,人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兴雅: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8、,古之“曲水流觞”处,背诵指导,时间、地点、事由、与会者。 当地自然风光(山岭、林竹、曲水) 游宴欢乐之景(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感慨(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有的人,(于),状后,省略句,状语后置,等到,修:寿命长,于:介词,到,大:大事,形名,判断句,思考:在这一段中,作

9、者的思绪心境有了怎样的变迁?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触发感想的?,乐,痛,相聚的欢乐,(联想),人生的际遇和时光的短暂,课后题2的一种参考答案: 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

10、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像,状语后置,本来知道把生与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一:把看做一样,数动 齐:把看做相等,形动,叙:记下 录:录下 虽:纵使、即使 所以:表原因 致:情致、思想情趣,状语后置,第四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力批当时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作者认为生和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请讨论课后题三,列举“人生有限,时不待我”的名句。并简单说一说自己现在对生命观的看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1、齐彭殇为妄作。”,珍惜时间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 凯勒 ) 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 (李大钊 )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鲁迅名言,1、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2、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3、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

12、,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4、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5、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君民碑” “父子碑” “祖孙碑” 兰亭三绝,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了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此被称为“君民碑”。,君民碑,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 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二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父子碑,此碑正面是

13、清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 首七律兰亭即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 ,这在国内绝无仅有,说它是国宝并不为过。,祖孙碑,1、当时太尉郗鉴让门生向王导求取女婿,王导叫(门生)到东厢下注意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各位年青人都很好,只是他们听到来人是选女婿的,都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露着肚子吃饭,好像不知道这回事一样。”郗鉴说:“这个人正是最好的女婿!”一打听,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 2、(王羲之)生性喜欢鹅。会稽有个寡居的老妇养有一只鹅,鸣叫声很好听, (王羲之)想买,没有买到手,就携同亲友驾车前往观赏。老妇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杀了(鹅)烹菜,招待他,王羲之叹息了一整天。 3、又曾在蕺j山见到一个老妇,拿着六角竹扇出卖。羲之就在竹扇上写字,每把各写五个字。老妇起初面有怒色。羲之就对老妇说:“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字,价钱可以要到一百钱。”老妇照着他的话说了,人们争相购买。后来的一天,老妇又拿扇子来,羲之笑而不答。他的书法为世人所看重,都类似这种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