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18505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归纳主题,1、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 2、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3、文笔简洁 语言凝炼,写作手法,探究案 结合课文,并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认为成功都需要哪些因素?对你而言哪个因素最重要?如何才能成功?试有理有据加以阐述。不少于500字。,游褒禅山记告诉了我们四个道理: 第一,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世、创业的道路上要有坚强的意志,最

2、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第二,自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盲从则是可悲的行为。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王安石曾与四位朋友去游褒禅山的一个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本来渐可探得奇景,但有一人害怕了,说“不出,火且尽”,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大家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因盲从而后悔。 第三,志、力、物三者,可以说是我们成功的三大要素。有顽强的意志,还得有真才实学,最好还能获得某些帮助,或者有良好机遇。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就悟出了这个道理:“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第四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相关素材,“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

4、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会变得越来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大多数人会被这样的情景吓坏,或是埋怨暴雨后的小路过于泥泞,因此不愿再前进,于是,他们就这样背离成功而去。而那些“不怠”的人终会在黑暗中发现那个代表着希望的小光点,然后在柳暗花明中找到落脚的终点站。 选自高中生优秀作文志当存高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