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18497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0课《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游褒禅山记【学习目标】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 2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 3辨析词类活用现象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4学习作者 “尽吾志”的人生态度和作学问 “深思而慎取 ”的治学态度。【知识链接】1背景介绍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

2、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

3、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预习案一、熟悉课文1读准下列字音: 褒_庐_窈_怠_圭_父_ 2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_,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第二段_,记写游山情况;第三四段_,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关情况二、预习梳理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 2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6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

4、加少矣。 8火尚足以明也。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三)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_ _2何可胜道也哉! _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 (四)特殊句式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_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_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_(五)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第一课时一、 知人论世二、 诵读全文三、 梳理思路,理清结构四、 结合

5、注释,翻译全文 五、【基础达标】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今言“华(hu)”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o)然。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ng)道也哉。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ng)之。2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分别是( )例句:舍相如广成传舍。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屋舍俨然C退避三舍 D四舍五入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加线词相同的一项分别是( )例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寸 D有志矣,不随以止也4选出与例句句

6、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故非笑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C唯余马首是瞻。D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E人莫予毒。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停止前进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

7、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情况7下面对有关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又叫“浮屠”,此处是和尚的意思;慧褒,是唐代一个高僧的法名。“褒之庐冢也”,庐冢,圹墓。B古人的称谓办法较多,称姓、称名、称字、称书斋名、称官职、称籍贯等等,不一而足。不少时候是“兼用”,如游褒禅山记文尾作者补记同游者时,这样称呼朋友:“庐陵萧君圭君玉”, 庐陵,是指此人的出生地;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C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相传为西汉桑钦所作(一说晋人郭璞)。水经注, 是北

8、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所著,该书对水经作注时将其内容作了很多的扩展和补充。D“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至临汝”,元丰,是用帝王年号纪元(年);丁丑,是以“干支”记日;齐安和临汝都是当时安徽省的地名。“干支”指的是: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戊、未、申、酉、戌、亥。第二课时探究案结合课文,并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认为成功都需要哪些因素?对你而言哪个因素最重要?如何才能成功?试有理有据加以阐述。不少于500字。 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