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5章 必背知识点(必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17978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5章 必背知识点(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生物 第5章 必背知识点(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5章 必背知识点(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5章 必背知识点(必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五章必背知识点一、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不同,物种组成不同 例:我国新疆北部森林的主要树种是常绿针叶乔木(优势树种为松、杉等),南方森林的主要树种是常绿阔叶乔木;群落不同,物种数目不同(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越靠近热带地区,单

2、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3、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个体数量多,通常都会占有竞争优势,并能通过竞争来取得资源的有限占有地位。二、群落结构概念:大多数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1、垂直结构例 森林植物垂直分层的关键因素:阳光(提高了群落利用光能等资源的能力)森林动物垂直分层的关键因素:食物(和栖息空间)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影响因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与动物的影响)3、时间结构:包括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三、群落的类型1、森林2、草原3、荒漠4、苔原四、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过程

3、和主要类型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