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艺术(ppt)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217977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0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沟通艺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家校沟通艺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家校沟通艺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家校沟通艺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家校沟通艺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校沟通艺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沟通艺术(ppt)(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 校 沟 通 的 艺 术,二道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董玉梅,国家愿景: 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 选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驴拉车不前,鞭之,仍不前,再鞭之,即卧。一智者路过此地,趴到驴耳朵上说:“再不好好拉车,把你派到学校当班主任,累死你!”驴即起,狂奔!,一、传统家校关系存在的问题 1.观念层面,双方存在较大分歧,共育意识不强,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 2.具体的方式上,在沟通的模式上,缺乏全面沟通和信息的平等交流。 3.在参与方式上,缺乏

2、合理的保障机制,内容途径较为单一,仅仅限于表象上的反映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4.传统的家校关系,学校和家庭在低位上是不平等的,家长地位比较被动,仅仅是贯彻和配合学校及老师的各项要求而已。,在家校沟通方面,班主任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 一是老师在个别沟通时负面信息占了绝大多数。 二是老师反映问题时往往只是陈述现象,不分析原因,也很少给出意见和建议。,二、家校沟通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一)尊重原则,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校才能架起相互尊重的桥梁。,其次,要肯定孩子,学会去

3、欣赏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二、家校沟通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尊重原则 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校才能架起相互尊重的桥梁。 其次,要肯定孩子,学会去欣赏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两只青蛙掉到了一个坑里,因为坑很深,上面的青蛙们就对它们喊:“别跳了,坑太深了。” 一只青蛙没跳,趴在坑里,太阳出来时被晒死了。另一只青蛙却一直跳个不停。外面的青蛙越喊,它跳得越欢,最后一跃出了坑。青蛙们问它为什么能跳出来,这只青蛙回答:“我误会了。因为我耳朵有点听不清,以为你们这么多人给我加

4、油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发展的力量最主要的还是不断得到肯定和激励。,每个家长都希望受到老师的重视,都渴望得到认可。所以在沟通时,赞扬就是一种认可,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其实表扬孩子的同时也表扬家长。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 案例:打电话,师:喂,你好!是汤野的家长吗 ? 父:是呀,你好,你是董老师吧? 师:嗯,汤野同学在学校爱说脏话,老在别人面前称“老子” 父:这个死孩子,到家我教训他,董老师没事到家里来玩儿 。(我知道,他说这话就意味着要挂机了。趁此机会我赶快说) 师:好的,说句老实话,汤野这个学期有很大的进步,这离不开您的悉心教育啊!如果

5、全班同学的家长都能像您这样,那我的负担就要减轻很多了。 (家长一听,急忙跟我说家里有多少地,养了多少头猪,也就没时间教育孩子,是自己把儿子耽误了。听他说得这么诚恳。我趁热打铁 师:“是呀,其实这正是你值得肯定的地方,能够在百忙当中挤出时间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的啊。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下次再聊吧”。 师:喂,你好!汤野的家长吗 ? 父:是呀,董老师打扰你了,我家汤野在校的表现怎样? 师:比以前强多了 。 父:哦,那就好了!感谢你们老师了。 师:这是老师应该的,您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这么忙还要抽出时间来问问孩子在校的情况,如果您时间允许的话我很想和您当面交流一下。 父:好,好,

6、行,行,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只要你说一声。,(二)协作原则 班主任与家长交往的根本目的是寻求对学生教育的协作。为实现这种协作,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主动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意见,与家长共同商量教育方法。,三、家校沟通艺术的前提 (一)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是沟通的基础,1.粗暴型 “棒打出学子”“不打不成才”其结果不但孩子没成才,反而更厌学了。于是乎考试作弊,偷改成绩册,抄袭作业等不良现象就出现了。 “抗打霜”,出 走 临走时给家长写了一个留言:“再见了,我的家,我不想在这个家里待下去了,没有自由,骂声早已灌满我的双耳,打耳光也是家常便饭,无可奈何,我只有走”,2.精神虐待型 用讽

7、刺、挖苦、训斥、谩骂来对待孩子即是“精神虐待” 产生逆反心理,形成“抗药性”,甚至形成心理疾病。,3、期末算总账型 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但到期末就算总账,期末孩子分数考低了又打又训:“说!开学时我怎么跟你说的,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考了这么点分!”“啪”一个大耳瓜子。孩子写检查,把好话说尽,怕挨打呀。家长还逼着孩子写下学期计划,那计划写得天花乱坠,可开学后家长又不管了,打麻将、喝酒等到期末孩子成绩又不及格了,于是又打,又写检查,形成恶性循环。,4.抽风型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是“羊角风”式的,一阵一阵的,一阵松一阵紧,想起来就抓抓,想不起来就拉倒,形成恶性循环。,5.超负荷型 加大作业量

8、,超负荷运转。老师留完了,家长留,爸爸留完了,妈妈留,轮番轰炸,搞得孩子疲惫不堪。,厌 学 有个小孩说:“什么时候我才能像我奶奶似的提前退休了啊!” 刚上二年级就像退休。 有个中学生说:“你们(指父母)小时候吃的是窝头,可却很幸福。我们吃的是巧克力,可却很苦恼。”问他苦恼的原因,回答说:“学得太苦了。”实事求是地讲,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够重了,弦崩得太紧就要断了。,成才需要刻苦,刻苦未必成才。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的负担是有限的,超过限度大脑就会抑制,就会影响学习效果。 “头悬梁,锥刺股”不可取。,6.保姆型 帮孩子抄字头,帮孩子默写,帮孩子计算,甚至亲自替孩子检查作业。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

9、家长总当孩子学习的“拐棍”,没有这个“拐棍”孩子就不会“走路”了。 培养孩子独立学习,7.干扰型 有些家长对孩子有意无意地起干扰作用。家里乱糟糟的,孩子学习时家长看电视,孩子被电视吸引了也去看,家长说:“去!学习去,学习时不准看电视!”孩子虽然回去学习了,可耳朵支楞着听电视。 有些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打牌、打麻将、喝酒干扰孩子学习。 有些家长对孩子学习不放心,孩子学习时在一旁看着,一会去看看,一会去问问,实际上这也起干扰的作用。 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时总爱在旁边唠叨,一会嘱咐孩子好好学习,一会问这问那,这都容易使孩子心烦意乱。,8.金钱刺激型 孩子产生一种观念,似乎学习就是为了钱,掌握知识不为别

10、的,只为追逐金钱,获得个人利益,这会把孩子引到哪里去呢?在钱的诱惑下这个孩子开始弄虚作假,考试作弊,涂改分数。这不等于把孩子引上邪路吗?,9.放任型 有些家长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给您了,您就是他的父母,愿打愿骂随您的便。”家长大松心,对孩子不要求,不教育,以为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自己平时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10.分数第一型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1.有教养型家庭 2.溺爱型家庭 3.放纵型家庭 4.打骂型家庭 5.特殊家庭,(二)正确认识孩子是沟通的关键,1要读懂孩子这本书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就看你能不能读懂孩子这本书,如果

11、家长对孩子的心理了如指掌,在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妥当些。 下雪打雪仗 高级玩具换个小泥人 不要跟风,2注意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刚出生的小孩子最好的食品是母乳,再愚蠢的母亲也不会把红烧肉往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嘴里塞。 孩子长大了家长的教育方法也要跟着长大,不能用教育小孩子的办法教育大孩子。,“我仔细端详过少年的眼睛,希望找到一种解答:为什么在少年时代-10至11岁到14岁至15岁的人的本性中会产生一种令人惊奇的飞跃?过时入少年时期仿佛就是一个人的第二次诞生。第一次诞生的是一个活的生物,第二次诞生的则是一个公民,一个不仅看到周围世界,而且也看到自己本身的积极的、有思想的、正在起作用的人。 第一次诞生的人

12、是用叫喊来显示自己的:我出生了,请关心我,要为心,我是软弱无力的,一刻也不要把我忘记,要保护我,屏息静气地坐在我的摇篮旁边。 第二次诞生的人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来显示自己:别照看我,别总跟我的后面,别束缚我的手脚,别用监督与不信任的襁褓把我捆起来,千万别提起有关我孩提时的事儿。我是个独立自主的人,我不要别人搀着手走路。在我面前有一座高山,这是我生活的目标,我看见它,想着它,我要爬上这座山,可是我要独自攀登顶峰,我已经在攀登了,正在迈出头几步;越往高处走,我的视野就越宽广,我见到的人就越多,我对他们的了解也就越多,见到我的人也就越多。由于我看到事物的宏伟与浩瀚,我简直感到害怕起来。我需要年长朋友的帮

13、助,如果我能靠在一个坚强而有智慧的人的肩膀上,我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顶峰。可是我又不敢,并且羞于说出这一点。我要使大家都认为,我能独立地、用自己的力量登上顶峰。 这就是一个少年所要说的话,假如他能够用把使他心神不定的原因说出来。”,3孩子不是父母手中的面团 只有“兴趣成才”,没有“逼迫成才”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孩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容器,想怎么灌就怎么灌。,给孩子一定自由的空间 案例:有一个家长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自己上初一的孩子不知何故,竟在卧室的门上挂了“请勿打扰,谢谢合作”的牌子。 1.活动的空间。 2.社交的空间。 3.认识空间。不强求讲孩子的言行纳入自己的“轨道”

14、 4.心理空间。容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情感 案例:偷看日记,偷看电话,偷看电子邮件 5.精神空间。容许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4抓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的优缺点往往在一条直线上,鲁莽的孩子往往比较勇敢;固执的孩子往往有主见;不太虚心的孩子可能比较自信;爱出鬼点子的一般都比较聪明。 当家长的应该善于发现“闪光点”,甚至要学会“扇风点火”,创造时机让孩子有闪光的机会,然后加以发挥,促其上进。 案例:又打架了,5“让孩子成为孩子!” 不要让孩子成为“小大人” 玩,是孩子的天性,哪个孩子不玩了就说明他有病了,身体有病或心理有病 玩,是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通过玩儿能

15、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等等。,6永远保持一颗童心,7孩子是一座金矿 陶行知说:“在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每个孩子都是无价之宝,等到我们去开发。 案例: 篆刻家 爱迪生的妈妈,8越是孩子学习困难,越要厚爱 一分严格之水,必须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9要按孩子天性来培养 郭橐驼特别会种树,别人跟他请教为什么自己总是种不好树,郭橐驼说你们种树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生怕树活不了,早晨起来看看,晚上又去摸摸。刚刚离开树木又返回来再看看,再摸摸。更有甚者,把树木栽上不久,就把树

16、皮剥开,看看树活没活,还用力摇晃树干,看看树扎根没扎根,这样就是完全违反了树木的成长规律。,10树大并不能自然直,往往长成“歪脖树” “玉不琢不成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今天的适当约束是为了明天的自由 案例:洛克菲勒教育孩子,(三)科学指导家庭教育是沟通的根本,1、宽容也是一种教育 宽容谅解是一种感化,是“以情动请”是以温暖的父母亲情去抚慰孩子那痛苦、歉疚的心,是以宽容大度去强化孩子认错改过的勇气,是以期望信任来促使孩子弃旧图新,这是一种强大的积极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教育艺术。 不掀辫子,不算老账,不揭伤疤。 案例:打电话,宽容不是放纵 宽容的艺术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接纳。 要接纳孩子,包括孩子的缺点、错误 家长要认识到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基本上都来自与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无论孩子怎样,都是父母培养的杰作。 有些家长最不能接纳的是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打架、撒谎 家长对孩子要欣赏优点,包容缺憾,要允许孩子的缺点和不完美,才容易与孩子沟通。 接受一个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采取包容、宽容的态度,比简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