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件(25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17322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件(25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件(25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件(25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件(25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件(25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件(25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课件(25张)(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等文学常识。 2.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3.把握贝尔曼的形象。,小说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人物、环境(P398)。,(2)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节中各自表现

2、,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事件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P398,欧亨利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他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300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和麦琪的礼物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他也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的作品

3、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他是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琼珊的遭遇可以给人怎样的启示?,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你自己 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有没有勇气战胜 它。琼珊也曾陷入失望之中,但她在贝尔曼用 生命换来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 振作起来,直到康复。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 延续的精神支柱。,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诗 契诃夫(俄)变色龙 小公务员之死 莫泊桑(法)项链 羊脂球,1.读一读 曲线 曲调 转弯抹角 抹布 砌砖 苔藓 手癣 舌苔 新鲜 鲜为人知 济济一堂 同舟共济 气喘吁吁 一幢楼 撒手 撒播 勉强 强壮 窗槛 门槛

4、 看护 灯笼 笼罩 瞅一眼 怒号 号召,琼珊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常春藤叶上。好朋友苏艾把这件事告诉了贝尔曼。老贝尔曼为了帮助琼珊,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常春藤叶在墙上,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了琼珊生命的希望。琼珊得救了,可老贝尔曼却因此一病不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概括情节(150字内),结合课文,分析贝尔曼的形象,初见贝尔曼:,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牢骚满腹 一个穷困潦倒、失意消沉、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的老画家。,又见贝尔曼:,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重见贝尔曼(结局):,平凡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金子一样的爱心(侧面描写) (

5、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结论:,贝尔曼冒雨画叶子,符合他的性格的发展,他原本是一个虽然平凡、潦倒、失意、好高骛远的老画家,但是他具有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而最后的结局恰恰又使贝尔曼的人格得到升华,平凡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金子一样的爱心,具有崇高的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讨论思考: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 性格是否对情节有推动作用 人物是否对主题有关键作用,贝尔曼 贝尔曼是个但的人。 小说虽然没有用太多的篇幅描写这一人物,但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使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非常鲜明。 作者借这一人物生动的体现了主题:,学习目标,1.理解常春藤

6、叶内涵。(重点) 2.体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难点)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思考 讨论下面几个问题:,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他的杰作? 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为什么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小说的名字有好几个: 两个病人 最后一片叶子 绝处逢生的琼珊 最后的常春藤叶。 说说选用最后的常春藤叶为题的好处。,讨论思考一: 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因为这片叶子寄托着琼珊人生的希望和信念, 并最终挽救了琼珊的生命,它是贝尔曼用自己的生命绘制出的最珍贵的图画,体现着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友情和崇高爱心,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7、。,讨论思考二: 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为什么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使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欧亨利式结尾 ),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 意料之外,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假叶子;贝尔曼突然去世的原因),思考讨论三: 小说的名字有好几个 两个病人 最后一片叶子 绝处逢生的琼珊 最后的常春藤叶,1.造成悬念。 “最后” 2.有象征意义,蕴含深刻,表现主题。 常春藤叶对琼珊,是生命希望,精神支柱; 对贝尔曼,是绝笔,也是杰作,更是爱心。 3.充当线索,推动情节发展。,思想启迪,爱是一种纯洁的心地,表现为灵魂的高尚,并由此做出无私的行为;乐观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 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这信念常常来源于深沉的博爱。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坚强支柱。 不管面对什么困难、挫折,永远不要放弃,坚持,一直坚持下去,总能看见风雨后灿烂的阳光。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坚定信念 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写作训练 想象情节空白处,即贝尔曼 雨夜画叶子的情节 。 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老贝尔曼的屋里依然亮着灯,想着苏艾的话,看着窗外越来越猛的风雨,他再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