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1章 基础课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16190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1章 基础课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1章 基础课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1章 基础课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1章 基础课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1章 基础课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1章 基础课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1章 基础课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第一章,基础课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栏,目,导,航,1物质的量浓度,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2溶质的质量分数,(1)1 molL1 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 (2)从100 mL 5 molL1 H2SO4溶液中取出10 mL,所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 (3)从100 mL 5 molL1 H2SO4溶液中取出10 mL,所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 (4)用100 mL水吸收0.1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1 ( ),(5)1 L水中溶解5

2、.85 g NaCl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1( ) (6)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 (7)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8)将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已知14%的NaOH溶液的密度为1.14 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从中取出20 m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分别为_、_。,3.2 g,4.0 molL1,题组二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2某温度时,有500 mL饱和的硫酸镁溶液,它的密度

3、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溶质的质量分数:_。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 (3)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_。 (4)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_。 (5)该温度下硫酸镁的溶解度:_。,24.0%,2.4 mol/L,121,19.2%,31.6 g,3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溶液密度为d gcm3,质量分数为,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该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为S。 (1)用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_。 (2)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 (3

4、)用、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 (4)用c、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5)用S、d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25d molL1,A,1主要仪器 (1)托盘天平: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药品放在_,砝码放在右盘,读数精确到0.1 g。,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左盘,称量5.9 g NaCl固体,若不慎将物品和砝码颠倒放置,则实际称量的NaCl质量为_ g。,4.1,(2)容量瓶 构造及用途,(RJ必修1例题改编)实验中需要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你认为应该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碳酸钠质量分别是_、_。,1 0

5、00 mL容量瓶,212.0 g,查漏操作,2配制过程 以配制480 mL 1molL1 NaOH溶液为例,所需容量瓶的规格:_。 (1)配制过程示意图:,500 mL,(2)配制步骤: 计算(填写计算过程与结果): m(NaOH)_。 称量:根据计算结果,称量固体质量。 溶解:将称量好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并用_搅拌;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1 molL10.5 L40 gmol120.0 g,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转移(移液): a移液前需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b移液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 洗涤: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_次,洗涤液注入_中,并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

6、合均匀。 定容: a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在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_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 b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_。 摇匀:盖好瓶塞,上下反复颠倒摇匀。,引流,23,容量瓶,12 cm,相切,点拨:引流时玻璃棒的末端位于容量瓶刻度线以下并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注意应不要让玻璃棒其他部位触及容量瓶口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1)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摇匀后,液面位于刻度线以下,应加水至刻度线( ) (3)配制48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要选用500 mL的容量瓶( ) (4)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都不

7、能直接放在托盘中,均应放在两张相同的纸片上( ) (5)为了配制方便,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或量筒)中进行溶解(或稀释)( ) (6)若量取7.2 mL溶液,应选用10 mL量筒( ) (7)将10.6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题组一 溶液的配制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1用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2 gcm3)配制1 molL1的稀盐酸100 mL,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100 mL量筒 10 mL量筒 50 mL烧杯 托盘天平 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 A B C D,B,2用质量分数为98%的

8、浓硫酸(1.84 gcm3)配制240 mL 1.84 molL1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 B必需的定量仪器有50 mL量筒、250 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 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5.0 mL D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加水定容 答案:C,3实验室需要配制0.50 molL1NaCl溶液480 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必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最小砝码为5 g)、药匙、烧杯、_、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

9、aCl晶体_g。 (3)称量。 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14.6,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填“左盘”或“右盘”)。 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处,改用_加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装瓶。,左盘,搅拌,加速NaCl溶解,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12 cm,胶头滴管,解析:配制480 m

10、L 0.50 molL1的NaCl溶液,必须用500 mL的容量瓶。m(NaCl)0.50 molL10.5 L58.5 gmol114.6 g(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题组二 误差分析“10”例 4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45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 g _。 (2)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 _。 (3)配制NaOH溶液时

11、,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_。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 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_。,偏小,偏小,偏小,偏小,(5)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_。 (6)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_。 (7)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_。 (8)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 (9)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 (10)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_。,偏大,偏大,偏小,偏小,偏小,无影响,1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 2仰视、俯视的分析 结果:仰视时,容器

12、内液面高于刻度线;俯视时,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外因: a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 b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 如NH3、HCl、SO2、CO2等气体常温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2)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在通常状况下,NH3在水中

13、的溶解度为1700,其中“1700”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1700”指的是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的NH3达到饱和状态。,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2)曲线法,4利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除杂的方法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若NaCl溶液中含有KNO3,应采取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或带有结晶水)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若KNO3溶液中含有NaCl,应采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4、若X溶液中混有少量Y,提纯X的方法是_。 (2)若Y溶液中混有少量的X,提纯Y的方法是_。,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蒸发结晶,趁热过滤,1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结晶法提纯a D在t时,将a、b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ab,C,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小于t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当温度等于t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当温度大于t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A错误;在t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在t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但溶液的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不等,故B错误;由图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结晶法提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