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5 川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94353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5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5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5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5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5 川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教学目标 1.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2.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 凡是”的错误,完 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3.归纳 “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 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4.情感态度价值 :观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2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段历史不甚了解,且不再像初一时有强烈的表现欲,逐渐把想法内敛起来,不愿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课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借助多媒体能让学生直观感受,通过实践调查能让学生切身体会。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4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1、教师:收集 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教学课件2、学生:(1)课前预习,收集相关资料、图片(2)调查、访问经历过“文革”的人,了解文革前后的变化(3)结合政治课内容,谈谈我国民主与法制 建设的进展导入新课复习有关内容:1、“文化大革

3、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2、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 A.他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把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把主持调整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B.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夺取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的领导权,践踏了党内组织原则,破坏了民主法制,造成“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面。)3、“文化大革命 ”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教师讲授:林彪反革命集团于1971年“九一三”事件中覆

4、灭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到1976年10月也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已经结束,但是“左”倾错误思想尚未彻底扭转。因此,当时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之中。怎样打开新局面?就是本课涉及的内容了。(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邓小平的再次复出,是这次会议最重要和最具深远影响的成果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纠正“文化大革命” 以来“左” 的错误,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思想理论界展开 了“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的大讨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次讨论的影响重大,为十一届三中

5、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2、组织学生细读46页课文和插图,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先在书上作出明确标记,(A.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组织学生根据填图册第11页第2题思考: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

6、产力的任务。)这两次会议各产生 了什么影响?(A.党的八大召开于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国内三大改造进入尾声的1956年。它对 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可惜受到“左”倾错误思想干扰,国民经济出现重大挫折。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 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民主与法制建设的

7、加强1、你怎样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这 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解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2、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依法办事、有法必依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小结:“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 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布置课后作业:建议学生了解“12.4”法制宣传日的由来,了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