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案2 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94321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案2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案2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案2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案2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案2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案2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案2 岳麓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14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重难点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形成的历史过程。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教学过程导入:今天这节课我将与同学们同行一段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我们迈出第一步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人是怎么走路的?播放FLASH邯郸学步师:这个成语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1

2、:不要盲目地学习别人,要有自己的特色。师:非常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走自己的路;每个国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特色,也要走适合自己的路,所以我们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路呢?让我们听一位伟人的声音: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位伟人是邓小平,这段话节选自党的十二大的开幕式上的讲话,在这段话中,言简意赅

3、地向我们分析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材料二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摘自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材料四中共八大提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做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

4、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小结:“走自己的路”这句在今天普普通通的话,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无疑是石破天惊的。然而理论的威力在于预见,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站得比众人高,当人们挣扎在温饱线上时,他已经看到了小康社会;当人们还在为姓“资”姓“社”争论不休时,他已经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位走上时代前列的伟人就是邓小平。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材并不伟岸高大,但他的高瞻远瞩却给中国人民以希望和方向,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邓小平,我们还要在茫然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5、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会赋予特色理论以新的内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归纳每一次会议的内容,三分钟后,我们将会有一场男女生的接力赛。男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女生: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男生: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女生: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男生: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女生:十六大:将“三个代表”写入党章;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补充材料:材料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于1956年三大

6、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了,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材料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材料七1、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到21世纪中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材料八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

7、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九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十三大无疑是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而十六大则吹响了新世纪的号角,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小康的美好蓝图。小康社会的十项标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达

8、到这一标准的预期是21世纪20年代,算算那时你们多大?(30多岁)对,正如我现在这般年富力强。同学们在憧憬小康社会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你们也是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也要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哟!小结:在近三十年的探索中,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我们的特色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段材料:材料十在戈尔巴乔夫的催促下,党的中央委员会同意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在3月份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其中大约87的代表是共产党员,以1771票赞成,264票反对,74票弃权,对苏联宪法的第六条进行了修正,废除了党在宪法上的统治权力。苏联在共产党解散和放弃领导地位后,于199

9、1年底解体,我们更坚定了我们的特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材料十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通常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弊端表现在: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照搬苏联模式的结果是我们也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所以我们的特色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是“特色”?那就是从自身实际出发,人无我有的便是特色。材料十二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按照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根据以上标准,请同学们放开思路好好想一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哪些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计划生育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等)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我真的相信你们理解了“中国特色”,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的家乡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