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 语文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93629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课件 语文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给巴特勒的信,第四单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导入新课,圆明园复原图,导入新课,1.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了解反语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重点) 2.了解作者对圆明园被焚烧的态度及感情。(重点) 3.理解本文以“圆明园的神奇壮丽”衬托侵略者对其焚烧洗 劫的丑恶行径的手法。(难点),讲授新课,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他在这些作品里面对人民的不幸给予了无限的同情,对社会的黑暗提出了强烈的控诉。本文选自雨果文集。,讲授新课,珐琅( ) 洗劫( ) 脂( )粉 惊骇( ) 瞥( )见 箱箧( ) 琉璃( ) 给予( )

2、 晨曦(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f lng,ji,zh,hi,pi,qi,li l,j y,x,远征:远道出军或长途行军。 体面:文中指光荣,光彩。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2.理解词义。,讲授新课,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状,描绘。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了。,讲授新课,1.作家雨果在信中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几部分?,作者在信中谴责了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可以分两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2.作

3、者对这次远征中国的态度是什么?,名为赞誉,实为贬斥。,讲授新课,1.请学生欣赏几幅圆明园复原图,并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评 价圆明园的语句。,圆明园就像一个美轮美奂的梦,一座眼花缭乱的洞府,一个富丽堂皇的博物馆,一座神秘的月宫;是幻想中的典范,是世界奇迹,是东方艺术的代表,亚洲文明的剪影等。,讲授新课,2.作者这样盛赞圆明园,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感情?,对圆明园的热爱,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讲授新课,3.作者作为一个法国人,在第8段中对法国政府的态度是怎 样的?文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请学生自由谈),从“赃物”、“富丽堂皇的破烂”、“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等词句中看出作者认为

4、这是法国政府的耻辱。“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等。,讲授新课,1.自读1-4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 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 明园。”,作者以全球的眼光,高度概括地评价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讲授新课,2)“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 筑,这就是圆明园。”,作者调动充分的想象,用“恍若月宫”形容圆明园

5、,足见圆明园的美丽与神奇。,讲授新课,3)“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 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把圆明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相提并论,足见圆明园的地位。,讲授新课,4)“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 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 文明的剪影。”,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窥一斑而见全豹,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象征。,讲授新课,2.自读5-10段,找出雨果讽刺侵略者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 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 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抨击了英法联军

6、的野蛮行径,揭露了英法联军的无耻和狡猾。,讲授新课,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 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 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运用反语写出了掠劫者贪婪无耻的丑恶嘴脸。,3)“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所干的事情。”,运用事实加以对比,批判了欧洲人自鸣得意的心态。,4)“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 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 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富丽堂皇”应该是艺术的本来面目、本真状态,而掠夺已使它们支离破碎,整体的美感荡然无存,当

7、然相比之下变成了破烂,揭露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讲授新课,讲授新课,既然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表达对火烧圆明园的看法,但为什么开头先赞美圆明园,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小组讨论),作者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越是写圆明园的美,就越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可恨之至,这就是以“美”衬托“丑”的手法。,讲授新课,说说你对“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的理解?,这是雨果能真正表明自己立场的思想基础。他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价人类的艺术劳动,他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毁灭圆明园也就等于毁灭人类文明的成果。,课堂小结,给巴特勒的信,写信目的:“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盛赞圆明圆,谴责侵略者,结语:“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奇迹、典范、 杰作、剪影,珍视文明成果 珍视劳动者,洗劫、放火、 分脏、展出,抗议侵略行为 同情被掠夺者,首尾呼应,写作技巧:对比(映衬)手法、大量反语,当堂检测,中国是被掠夺者,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位法国作家,却公开指责本国政府,为中国人鸣不平。这实在非常了不起。请以“谢谢你,雨果”或“雨果,好样的”为题,说一段话,谈谈你的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